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安徽:将禁令落实在"最后一公里" 节约资金惠民生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12月11日 18时15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合肥12月11日电(记者杨玉华 张紫赟)“两节”将至,在安徽省合肥市最大的商贸批发地之一的城隍庙大市场内,几家以销售贺年卡、年历为主的商店却很少有人光顾,颇为冷清,与往年人气高涨的热闹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这里经营贺卡生意10余年的戴老板告诉记者,往年国庆后就会陆续迎来许多单位的订单,像现在正应该是销售旺季,可今年到现在还没有接到一笔订单,来购买的多是零零散散的市民。“原来每年都会进十几万元的货,今年只进了不到往年一半的货,可还是卖不动。”戴老板无奈地说。

    11月下旬,为落实中央提出的“节俭过两节”精神,安徽省多地发出承诺、采取行动,严禁公款购买、印制、邮寄、赠送贺年卡。合肥市专门印发《告全市领导干部关于严禁公款购买印制寄送贺年卡等物品的一封信》,市委、人大、政府和政协办公厅率先承诺不再公款购买、印制、邮寄、赠送贺年卡、年历等物品。蚌埠等地甚至要求邮政部门拒办政府机关以公款名义印制、购买贺年卡的业务,将禁令落实在“最后一公里”。不少过去依赖单位公款消费的贺卡礼品行业如今都遭遇了寒流。

    严禁公款印制寄送贺卡只是安徽今年以来倡俭治奢、压缩公务支出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安徽省先后推出了改进工作作风的三十条措施、公务接待经费标准等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具体措施,并针对以往易发的“节日腐败”,出台了一系列禁令,狠刹节庆公款请客送礼和公款购买印制寄送贺卡等。

    在念“紧箍咒”的同时,安徽省还注重从制度上进行源头防范,深化财政预算改革。今年,安徽首次实现42家省直部门公开晒“三公”经费,全省省、市、县、乡镇四级公务卡全覆盖。同时按照“花钱要有效,用钱要负责”的要求,不断构建财政经费绩效管理的倒逼机制,增强预算约束力,用制度的笼子套牢权力之手。

    今年以来,安徽省压减的行政机关一般性支出已全部用于民生投入。目前,安徽省33项民生工程中已基本完成全年建设任务,民生投入超过2800余亿元,已经占到安徽省财政支出的八成。

    为建立长效机制加强三公经费管理,降低行政成本,日前,安徽多部门已联合出台了《关于建立三公经费监管长效机制的通知》,从预算约束、支出控制、通报预警、信息公开、监督检查、责任追究等六个方面构建监管机制,要求预算“零增长”,公开年度预算及决算,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对违反“三公经费”管理规定的部门,按照党纪政纪有关规定分别追究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经办人等相关人员责任。

 
 
 相关链接
· 安徽省规范表彰奖励活动 防止表彰奖励过多过滥
· 安徽省前三季度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四成
· 安徽省连续出台制度规范领导干部任职和行为
· 民生工程:安徽省362万农村居民今年用上自来水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