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18日电(记者张晓松、安蓓)第五阶段车用汽油国家标准18日发布,并自发布之日起开始实施。与第四阶段车用汽油国家标准相比较,新标准的硫、锰、烯烃含量均有所降低,有助于减少机动车排放污染物。
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标准一部主任丁吉柱介绍,第五阶段车用汽油国家标准是由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专家经过试验验证,参考欧洲标准起草的,征求了社会各界意见。与第四阶段国家标准相比,主要有六方面变化:
——为进一步提高汽车尾气净化系统能力,减少汽车污染物排放,将硫含量指标限值由第四阶段的50ppm降为10ppm,降低80%;
——考虑到锰对人体健康不利的潜在风险和对车辆排放控制系统的不利影响,将锰含量指标限值由第四阶段的8mg/L降低为2mg/L,禁止人为加入含锰添加剂;
——考虑到第五阶段车用汽油由于降硫、禁锰引起的辛烷值减少,以及我国高辛烷值资源不足的情况,将第五阶段车用汽油牌号由90号、93号、97号分别调整为89号、92号、95号,同时在标准附录中增加98号车用汽油的指标要求;
——为防止冬季因蒸气压过低而影响汽车发动机冷启动性能,导致燃烧不充分、排放增加,冬季蒸气压下限由第四阶段的42kpa提高到45kpa。为进一步降低汽油中挥发性有机物质的排放,减少大气污染,夏季蒸气压上限由第四阶段的68kpa降低为65kpa,并规定广东、广西和海南全年执行夏季蒸气压;
——为进一步降低汽油蒸发排放造成的光化学污染,减少汽车发动机进气系统沉积物,烯烃含量由第四阶段的28%降低到24%;
——为进一步保证车辆燃油经济性相对稳定,首次规定了密度指标,其值为20℃时720~775kg/m3。
丁吉柱说,自2018年1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将供应第五阶段车用汽油。据测算,标准实施后将大幅减少车辆污染物排放量,预计在用车每年可减排氮氧化物约30万吨,新车5年累计可减排氮氧化物约9万吨。
链接:我国汽油质量升级时间表
新华社北京12月18日电(记者安蓓、张晓松)国家标准化委员会18日发布第五阶段车用汽油国家标准。该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开始实施,过渡期截至2017年底。从2018年1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将供应第五阶段车用汽油。
按照第五阶段汽油标准,我国车用汽油主要指标与欧洲现行标准水平相当,达到国际最高水平。
第一步,2003年1月1日起,汽油质量升级为GB17930-1999无铅汽油国家标准,汽油中硫含量由不大于1500ppm(ppm为浓度计量单位,1ppm为百万分之一)降低至800ppm以下。
第二步,2005年7月1日起,升级为修订版GB17930-1999无铅汽油国家标准,汽油中硫含量降低至500ppm以下。
第三步,2010年1月1日开始,陆续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汽油国三标准,汽油中硫含量降低至150ppm以下。
第四步,第四阶段车用汽油标准过渡期截止到2013年年底,汽油中硫含量降低至50ppm。
第五步,第五阶段车用汽油标准过渡期截止到2017年年底。过渡期结束后,车用汽油新标准将成为强制性标准。
目前,北京、上海、江苏等部分地方已先期实施相当于国五标准汽油。
据了解,国五汽油标准中汽油牌号相对比国四标准有所降低,但与国际上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汽油牌号仍处于同一水平。
按照研究法辛烷值计算,执行欧盟标准的德国和英国汽油牌号均为95号,韩国汽油牌号为91号和94号,日本为89号和96号,印度为91号和95号,俄罗斯为80号、91号、92号、95号和98号,南非为91号、93号和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