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内蒙古自治区“户户通电”工程全部完工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12月18日 20时08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呼和浩特12月18日电(记者刘军、王春燕)18日,随着鄂托克草原深处最后一批无电牧民家庭的通电,内蒙古自治区“户户通电”工程圆满收关。

    生活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棋盘井镇伊克乌苏嘎查的薛侯娥坦言“有电了真方便”。薛侯娥说,为了放牧居住在亲戚家的草场上,但没有电连手机充电都要跑很远的路,吃水也得去别人家的深井里用柴油机抽上来。在干旱少雨的鄂托克旗,地下水位深达300多米,网电接通后解决了生产和生活中的吃水难题。

    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以电网和“风光互补”两种方式实施“户户通电”工程,近2万户农牧民告别无电或仅有照明用电的生活方式。

    内蒙古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分别由国家电网蒙东电力公司和内蒙古电力公司实施。2013年,蒙东电力公司通过为分散居住的农、牧民安装“风电互补”发电装置,解决了2361户的用电问题。在内蒙古西部地区,无电户主要集中在幅员辽阔的鄂尔多斯市和锡林郭勒盟,由内蒙古电力公司负责通电。

    内蒙古自治区将电力文明延伸到偏僻的农村牧区,历经20余年努力。1992年,内蒙古101个旗县全部实现通电;5年后,通电触角延伸到全部乡镇苏木;2006年和2007年,农区、牧区又先后实现了“村村通电”。

    与此同时,“同网同价”的实施也大幅减轻了农牧民的用电负担。统计显示,内蒙古电力公司2012年开始实施用电同网同价后,每年可以为农牧民减轻电费负担10亿元以上。

 
 
 相关链接
· 内蒙古粮食“十连丰” 增幅增量全国第一
· 近期受低温天气影响黄河内蒙古段进入凌汛封河期
· 黄河内蒙古河段开始封河 首封时间较常年偏晚10天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