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获悉:京津冀晋鲁电子不停车收费(ETC)系统日前正式联网运行,这标志着全国ETC联网迈出了第一步。
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是用信息化技术改造公路收费方式,以提升公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2010年,交通运输部组织开展的京津冀和长三角区域高速公路ETC联网示范工程顺利完成,成功突破地域限制,在区域内实现了一卡通行。目前,全国已有26个省(市)开通了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用户总数突破600万。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冯正霖介绍,将集中实施相关技术改造,分批分步扩大联网范围,力争在“十二五”末实现全国联网。届时,ETC用户行驶高速公路时将可实现一卡通行全国。
据了解, 天津、河北、山西、山东已发行的电子标签用户均可在五省市全部联网区域使用,由于北京ETC应用较早,所发行的部分号段速通卡(编号开头为11010808、11010745)以及对应的电子标签软件版本目前仅支持在京津冀范围内使用,速通卡发行单位(北京速通科技有限公司)将通过短信通知、电话预约等方式为上述速通卡用户提供免费升级服务。升级后的速通卡用户以及上述号段之外的用户可正常通行包括山东、山西在内的全部联网区域。
用户使用ETC通行收费站时,交易时间仅需约300毫秒,通行效率远高于人工收费方式。测算表明,1条ETC收费车道的通行能力相当于4—6条人工收费车道。据了解,北京、山东、广东等省市已开始将ETC技术用于城市停车场领域。(记者鲍丹、魏薇)

军车年底前全面使用ETC 提高收费站通行能力
记者从6月21日召开的军车使用ETC(电子不停车收费)技术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今年7月1日起,天津、河北、山东、山西、江苏、江西、上海、安徽、浙江、福建驻军车辆将全面开展军车使用ETC技术试运行,年底前实现全国联网运行。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冯正霖、总后勤部军事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姜锐刚出席会议并讲话。
冯正霖指出,军车使用ETC可有效提升军车通行效率、进一步提高收费站通行能力,有效防范假冒军车、进一步维护公路交通良好运行秩序。要按照统筹规划、试点运行、逐步推进的总体思路,积极稳妥地推进全国军车安装使用ETC工作。 >>>详细阅读
北京市ETC用户超百万 两年减排温室气体6103吨
21日,记者从北京市“绿色交通伴我行”主题宣传活动中获悉:截至目前,北京市ETC(高速公路联网不停车收费)用户已超百万,通过ETC系统,两年内共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6103吨。
据悉,北京环境交易所就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8月31日期间北京市境内398条ETC车道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进行了核算,并在北京环境交易所挂牌交易。 >>>详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