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呼和浩特1月3日电(记者 邓华)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了解到,黄河内蒙古段封河目前已进入乌海市境内,封河进入最后阶段。但受近期气温影响,封河速度明显减缓,封冻界面已连续3日停滞不前,封河长度保持在619公里左右。
截至1月3日10时,黄河内蒙古段封河上界位于海勃湾水利枢纽下游25公里处,下界到万家寨水库坝址,累计封河长度619公里,封河水位基本平稳。封河界面上游乌海段流凌密度为30%-50%。
据介绍,自进入2013年冬季以来,黄河内蒙古段沿线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较往年同期偏高,封河速度相应减慢。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监测数据显示,黄河内蒙古段各测站1月2日平均气温在-7.3至-3.8℃,各站比常年值偏高2.6至6.1℃,未来几天黄河内蒙古段沿线气温波动不大。
目前,沿黄各地防汛部门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完善预案,加强巡查值守和监测预报,做好凌汛封河期的各项工作,确保封河安全。
凌汛是黄河特有的汛情。由于黄河部分河段从低纬度地区流向高纬度地区,每年封冻、开河存在时间差。春冬时期,受冰封影响,易出现汛情,对沿岸居民构成威胁。黄河内蒙古段全长830公里,占黄河总长约六分之一,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凌汛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