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评论:改革贫困县考核机制切中要害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年01月25日 19时08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月25日电(记者林晖、于文静)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对农村贫困地区的考核淡化GDP目标,突出扶贫开发成效。落实这个意见,将带来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新发展,加快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目前,我国还有近1亿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能否让这些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共享发展成果,考验着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能力。

    党中央、国务院对扶贫开发工作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扶贫攻坚。然而,在一些地方,本该以扶贫济困为宗旨的扶贫开发工作却有些变味:哭穷争戴“贫困帽”、把扶贫资金当成“唐僧肉”、条件越好越容易得到项目支持……到底有多少扶贫资源用在了急需的贫困群众身上,多年来人们颇有疑问。

    究其根由,主要是以往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依然侧重于经济指标。对于地方主政者来说,顶着贫困县的帽子争取各类财政拨款和建设项目,可以在短期内提高GDP、地方财政收入等考核“硬指标”,性价比很高。而改善贫困群众基本生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既需要长期艰苦奋斗,又需要耐得住眼前的寂寞。两相比较,无怪乎不少官员“取政绩而舍群众”了。

    此次《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吹响了改革贫困县考核机制的号角。《意见》强调,由主要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向主要考核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转变,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把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和减少贫困人口数量作为主要指标。同时,研究建立重点县退出机制,建立扶贫开发效果评估体系。这些措施针对以往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切中要害。

    可以想见,今后贫困地区党政干部将不再被GDP考核所束缚,能把更多精力放在扶贫开发上。把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和减少贫困人口数量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将引导地方官员真正把群众生活冷暖放在心上,全力扶真贫、真扶贫。这必将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

 
 
 相关链接
· 四川南充欲3年内为4个国家级贫困县“摘帽”
· 贫困县 意味政策倾斜 贫困帽 哪能戴上就不想摘?
· 甘肃省在58个贫困县开展健康保健工具包发放活动
· 广西通过政策倾斜6举措支持国家级贫困县发展
· 甘肃省将在58个贫困县逐步实现“八个全覆盖”
· 广西壮族自治区29个贫困县将获得政府大力扶持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