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3日,苏州虎丘山景区在大门外摆放“文明旅游提示”,提醒游客文明游览。 春节假期是人们旅行出游的旺季,连日来,各大景区迎来了我国各地的大批游客。游客在景区观光游览的同时,一些不文明的出游行为也给景区带来了不和谐的音符:踩踏攀爬、刻字涂画、随地吐痰、乱丢垃圾……这些不文明行为看似“事小”,却日益成为名胜古迹不能承受之重。今年春节是我国文明旅游正式入法后的第一个春节黄金周,中国旅游协会等机构联合发出春节旅游文明倡议书,呼吁广大游客文明出行、恪守公德,在尽享新春欢乐的同时,积极创造和谐文明的旅游新风尚。 塑造文明旅游新形象,共创文明旅游新风尚,需要每一位公民向不文明的陋习说“不”,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新华社发(杭兴微 摄)

2月3日,一名导游在苏州拙政园入口处“文明旅游提示”牌前迎候游客。 新华社发(王建中 摄)

2月3日,在山东台儿庄古城游览的游客将用过的食品袋放进手提包。新华社发(张严新 摄)

2月3日,游人在江苏省苏州市观前旅游商业街上自觉排队,购买当地特产。新华社发(王建中 摄)

2月3日,在海南博鳌景区,游客将榕树根当秋千玩耍拍照。新华社发(蒙钟德 摄)

1月31日,在广西贺州黄姚古镇景区,一名游客在一棵有850多年树龄的古榕树上打电话。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