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联合国2月12日电(记者 王雷 倪红梅)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刘结一12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说,加强对武装冲突中平民的保护应从预防和解决冲突入手。他同时强调,国际社会和外部组织提供的帮助应尊重当事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联合国安理会当天就武装冲突中保护平民问题举行公开辩论。刘结一在发言时说,加强对武装冲突中平民的保护,需要从预防和解决冲突入手,从根本上缓解武装冲突给平民带来的伤害。保护平民应纳入解决冲突的政治进程,通过推进政治对话及和解进程、加强安全部门建设、恢复经济社会发展等综合手段,创造持久的和平环境。安理会应积极开展预防性外交,防止、遏制冲突升级,大力推动冲突的政治解决,早日实现持久和平,缓解冲突对平民的影响。
刘结一强调,武装冲突中所有各方均应履行保护平民的责任。保护无辜平民免遭冲突和战争的伤害,各国政府负有首要责任。同时,卷入冲突的其他各方,也应切实遵守国际人道主义法及安理会有关决议,不遗余力地保护平民。国际社会和外部组织提供的帮助应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充分尊重当事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打击武装冲突中侵犯人权和违反国际人道法的行为,应首先发挥各国国内司法体制的主渠道作用。
他指出,维和行动采取保护平民行动时,应严格遵循安理会授权,尊重当事国主权,保持客观、中立,避免成为冲突一方。维和行动履行保护平民授权是协助当事国加强保护平民的重要手段之一,并不能取代有关国家政府及冲突方履行保护平民的责任和义务。
刘结一说,在冲突中开展保护平民的人道救援行动,应遵循联合国人道救援指导原则,坚持人道、中立、客观、公正,充分尊重当事国主权。冲突各方确保受冲突影响的平民及时获得人道援助,是改善冲突地区人道局势、保护平民的重要前提。人道救援机构应与当事国加强沟通,在赢得各方信任和支持的基础上,确保人道救援行动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