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20日电(记者顾瑞珍)环保部20日向媒体公布我国首份《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环保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该报告填补了国内公众生态文明意识研究领域的空白,是一项具有科学性、前瞻性的基础性工程,对有效推进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呈现“认同度高、知晓度低、践行度不够”的状态,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认同度、知晓度、践行度分别为74.8%、48.2%和60.1%;公众对建设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高度认同,78%的被调查者认为建设“美丽中国”是每个人的事,99.5%的人选择了高度关注、积极参与;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具有较强的“政府依赖”特征,被调查者普遍认为政府和环保部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主体。
调查还发现,经济与文化水平对生态文明意识的影响较大。东部地区的知晓度、践行度要比中西部高,但认同度不如中西部;被调查者文化程度越高,知晓度越高,但认同度、践行度却不高;城市居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明显高于农民。调查同时反映出,被调查者普遍对当前生态环境状况表示高度担忧。最关注的问题有雾霾、饮用水安全、重金属污染等。
目前国内对公众生态文明意识方面的调查缺乏统一的、规范的、具有指导性的指标体系,使得我国生态文明意识评价工作滞后。今后,在不断完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工作还将继续开展,为政策制定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据介绍,为客观反映公众生态文明意识水平以及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的效果,进一步提升公众的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2013年首次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工作由环境保护部主办、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组织开展。调查运用国际先进的社会调查统计方法,从公众对生态文明的知晓度、认同度和践行度三方面,设置13个指标、29个问题,对全国除港澳台、西藏以外的全部省、自治区和直辖市,50个大中城市、城镇及农村进行多层随机抽样,筛选出14977名受访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与腾讯公益频道合作开通“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网上调查问卷系统”,共回收6665份问卷。《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正是对此次调查进行综合研究的成果。

张高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决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充分表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决心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详细阅读
建设美丽中国 助力绿色发展
——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述评
新华社北京12月7日电(新华社记者顾瑞珍)雾霾天气、饮水安全、土壤重金属污染……经过30多年高速发展,我国的污染问题集中暴露,生态系统面临退化的严峻形势。继续唯GDP是瞻?还是环保优先?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下,转变发展模式、建设美丽中国,已成为全社会共同责任。
注重加强顶层设计 引领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提出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吹响了美丽中国的集结号。 >>>详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