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力做好今年全国水库安全度汛工作
2005年全国水库安全度汛的工作目标是"三个确保":一是落实责任,强化管理,确保大型和重点中型水库不垮坝、一般中型和小型水库设防标准内洪水不垮坝;二是全力抢护,及时转移,遇超标准洪水要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三是科学防控,统一调度,确保水库防洪与兴利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
去年秋季以来,我国部分地区气候异常,阶段性气温变化幅度大,降雨分布极不均匀。一些地方发生了持续干旱、严重"倒春寒"和冰雹等灾害,一些江河在春季出现了历史罕见的超警戒水位洪水。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夏季我国可能出现南北两支主要多雨带,旱涝灾害程度比去年重。南方多雨区位于江淮、江南、华南西部和云贵高原等地,其中江南北部较常年同期偏多2成以上;北方多雨区位于内蒙古大部、新疆北部及东北南部、华北东部等地区,其中新疆北部、内蒙古西部较常年同期偏多2成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超长期天气预报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现在的科学技术水平还难以准确地预报未来几个月的旱涝情况。另外,局地超强暴雨情况越来越多,水库安全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因此,各地要立足于防大汛、抢大险,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切实增强水库安全度汛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水库垮坝后果的极端严重性,认清水库安全度汛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占的特殊地位。要严格按照国家防总确定的水库安全度汛工作目标,找准难点,突出重点,落实各项度汛措施,确保水库安全。
(一)明确职责,切实落实水库安全责任
要明确水库安全管理责任主体,抓好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水库防汛安全责任制的落实。各级政府主要领导要对辖区内的水库安全负总责,各级分管行政领导是水库防汛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各地要把水库防汛安全情况纳入政府政绩考核内容。要明确水库防汛安全的行政责任人和技术责任人,向社会公布责任人名单及其职责,接受社会监督和检查。水库防汛责任人必须上岗到位,切实履行职责,落实措施、排除隐患。水库出险,责任人要在第一时间到现场,分析险情、制定方案、转移群众、组织抢险。要做到挂帅必出征、出征必作战、作战必务实。
目前,全国防洪重点中型水库的确定工作已经完成,国家防总将公布700多座全国防洪重点中型水库的名单。各地要把这些水库作为中型水库防洪保安的重点,明确水库防汛安全行政责任人和技术责任人,切实落实各项防汛责任制,科学制定防洪应急预案,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千方百计确保水库不垮坝。
(二)建立水库安全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要加强对水库防汛责任人履行职责情况的监督,要分级建立水库防汛安全监督机制,逐库明确安全监督责任人和监督内容,及时将监督检查情况记录备案,对发现的问题向防汛责任人提出书面整改意见,并跟踪督办。对履行职责不力、整改不及时的防汛责任人要进行通报,情节严重的,提请政府进行责任追究。这样做有利于解决水库防汛责任制停于文件、流于形式的问题,给水库防汛保安增加双重保险。因官僚主义、玩忽职守、处置失当等人为因素酿成水库安全事故的,要根据《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和国家防总即将印发的《防汛抗旱责任追究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全面开展水库防汛安全大检查
各地要按照水库管理部门自查、主管部门核查、防汛抗旱指挥部抽查的原则开展水库防汛安全大检查,要确保主汛期到来之前完成所有水库的安全检查。安全检查要认真细致,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都要检查,不走过场,不留死角,发现的问题要逐一登记造册,提出解决办法,及时处置。水库防汛行政责任人汛前必须亲自带队到水库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特别是重大安全隐患,要采取得力措施,限期予以解决。汛前不能解决的,一定要调整水库调度运用计划或防洪应急预案,并落实相应的"防、抢、撤"措施。除了大坝和泄洪设施等工程外,各地要把防汛通信、水雨情测报、防洪调度系统、大坝观测系统、防汛抢险道路等列入检查项目,确保这些设施或系统的正常运行。
(四)细化落实水库"防、抢、撤"措施
要对各类水库工程进行分类排查,抓好安全保障措施的落实,及时排除各种不安全因素。要根据水库不同的特点,因地制宜地落实应急措施,特别是病险水库和位置重要的水库,要认真制定水库防洪应急预案,贮备必要的抢险物料,落实可靠的抢险队伍,保障水库防汛通信预警和防汛抢险道路的畅通。要认真分析可能发生的各种险情,研究切实可行的预警和"防、抢、撤"实施方案,有针对性地明确各环节责任人的具体职责,落实抢险物料、队伍等。要特别重视水库防御超标准洪水方案的制定工作,认真审定溃坝风险图,细化各项方案与措施。
(五)确保在建水库和除险加固水库安全度汛
在建水库、水电站要按照设计标准和施工进度,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满足施工度汛要求,确保安全度汛。要严格履行水电建设项目审批和建设程序,落实责任主体,明确防汛责任。各类在建水库要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险情,认真制定防洪应急预案,特别要完善重大险情的抢护预案和下游群众的紧急转移预案,做到责任、机构、方案、队伍、物料和报警六落实。各地要认真汲取湖北省大龙潭水电枢纽工程施工围堰溃决,造成严重人员伤亡的惨痛教训。
正在实施除险加固的病险水库不仅要考虑防御标准洪水,还要制定防御超标准洪水的应急度汛方案,确保施工安全。对已完工并试运行的水库,要科学制定水库调度运用计划,按批准的度汛运用计划运行。要处理好防洪与兴利的关系,不得随意超蓄,并认真做好各项安全观测工作,及时分析整理观测资料,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要坚决杜绝类似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八一水库垮坝事故的再次发生。
(六)加强水库防汛值班、巡查和情况通报
水库管理单位必须坚持汛期昼夜值班,加强巡回查险,及时掌握和通报情况。要根据防汛调度决策的需要,及时向上级防汛抗旱指挥部上报实时雨水情、洪水预报过程及调洪演算成果。启闭泄洪设施前,要提前通知下游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建立健全巡查制度,落实查险人员、巡查范围,每次检查后必须签字画押,建档建卡备查。汛期查出的险情,要做到责任领导必到、技术人员必到、防守队伍必到、物料器材必到,采取应急措施除险。只有这样,才能对影响水库安全运行的问题早发现、早处理、早报告,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中,避免造成重大事故。
(七)统一指挥,科学调度,充分发挥水库综合效益
水库调度是水库安全度汛的重要环节,更是充分发挥水库作用的关键所在。水库汛期的调度运用要以保证自身安全为前提,以经批准的汛期调度运用方案为依据,服从有管辖权的防汛指挥机构的调度指挥和监督。要严格按规定的权限实施调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扰水库的防洪调度运用。汛期,水库汛限水位以上的兴利调度必须服从防洪调度,决不允许以任何借口擅自抬高汛限水位或长时期超汛限水位运行。各级防汛指挥机构要加强电力、农业、林业等行业管理水库的防汛管理,明确防汛职责与分工。同时,要切实加强租赁、承包和个体所有的水库,以及各类淤地坝、尾矿坝的防洪管理与调度工作,对各类水库实施统一指挥和调度。
水库防洪调度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这一基本原则,统筹兼顾,科学防控,妥善处理防洪与兴利的关系。各级防汛指挥机构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深入研究水旱灾害规律,充分利用水库雨水情测报系统、洪水调度系统、安全观测系统等科技手段,综合权衡效益、损失和风险,制定科学合理的调度方案,果断决策,有效调控洪水,充分发挥水库综合效益。此外,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新时期治水思路,推动防汛抗旱"两个转变",加强水库与堤防、蓄滞洪区联合调度、水库自身优化调度、水库群联合调度等方面的探索与研究,发挥包括水库在内的整个水利与防洪工程体系的防洪减灾和兴利作用,促进人水和谐相处。
(八)精心组织,做好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试点
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是指对具备一定条件的大型水库,在不降低水库防洪标准、确保自身及其上下游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根据实时雨水情、工情和洪水预报成果,按照经批准的调度方案对汛限水位进行动态调控的调度过程。国家防总将出台《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试点意见》,各省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各流域防汛指挥机构或流域机构,要按照安全、科学、积极、稳妥的原则,精心组织、规范运作,稳步推进试点工作,科学利用雨洪资源。
同志们,水库安全度汛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做好水库安全度汛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体现。我们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防控、统筹兼顾,切实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确保今年水库安全度汛,努力夺取今年防汛抗旱工作的全面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