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市长韩正6月2日表示,城市越是发展,现代化程度越高,城市安全保障的责任就越重。短时强对流灾害天气、风暴潮“三碰头”、高楼消防、地下设施安全等问题都是上海这样的超大型城市面临的安全难题,应加强忧患意识,建立更加严密的防控体系。
韩正在上海市气象工作会议上说,城市现代化程度高了,经济发展了,城市灾害防治的概念就远远超出了传统的范畴。在上海,各类气象信息已成为社会上关注度和敏感度最高的信息之一,这表明气象灾害所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今年汛期,据气象部门预报,影响上海的台风次数与常年持平,正面登陆上海的可能性不大。但历史上台风、暴雨和高潮位在上海“三碰头”的灾害曾经发生过。此外,短时突发的强对流灾害性天气破坏性也很大。
韩正说,上海高楼较多。高楼消防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有时候到下面去查一查,回来晚上连觉也睡不着”。上海一些高楼高达400米以上,而高压消防水柱最高也只能达到50米。上海已在引进世界上一些先进的高楼消防技术和设施,不少高楼的楼顶都有巨大的水箱。此外,一些地下设施和能源的安全问题,也要引起高度关注。他特别提醒,现在不少城市设施自动化程度高了,当然是好事,但一旦发生故障,很容易引起“局部的瘫痪”,不能不防。
韩正说,上海应该加强城市安全的忧患意识,使得城市防控体系更为严密。上海人口、建筑密度都很高,一旦出现重大灾难,灾情将十分严重。在城市安全保障上,应形成“测、报、防、抗、救、援”紧密结合的综合体系,预测预报是首要环节,为防灾赢得时间。上海在气象服务上,应进一步提高预测预报的能力,做到准确、及时、精细。(记者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