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百万日侨大遣返60周年活动在葫芦岛市举行 唐家璇出席并讲话
新华社葫芦岛(辽宁)6月25日电(记者熊争艳 魏运亨 徐扬)葫芦岛百万日侨大遣返60周年回顾暨中日关系展望论坛25日在辽宁省葫芦岛市举行,国务委员唐家璇和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共同出席开幕式。唐家璇在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努力推动中日世代友好》的讲话。
唐家璇说,60年前,中国人民承受着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给中华民族造成的巨大创伤和牺牲,帮助百万日本侨民从葫芦岛踏上了归国之路,葫芦岛成为战后日本侨民“生命的驿站”。这体现出中国人民的博大胸怀、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宽宏大度的优秀品德,蕴含着中国人民对和平的殷切期盼,对日本人民的真诚情谊,对中日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强烈向往。我们无法改变已经发生的不幸历史,但必须对未来负责,必须从历史中汲取沉痛的教训,不让历史悲剧重演,为子孙后代创造美好幸福的明天。
唐家璇指出,中国政府重视中日关系,始终坚持中日友好的方针。中日关系的发展,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巨大利益,也为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日关系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近年来,中日关系遇到了严重的政治障碍,这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不愿看到的,也是广大日本人民和有识之士不愿看到的。我们希望日本领导人以对历史、对人民、对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出正确决断,消除两国关系的政治障碍,使中日关系回到正常发展的轨道。这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
唐家璇强调,推动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发展,要坚定不移地维护中日友好的正确方向。中国政府坚持以“和平共处、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方针为指导,高度重视中日关系,为改善和发展中日关系做出了不懈努力。希望日方也能够从战略高度、用长远眼光看待中日关系,与中方一道做出相向努力;要坚定不移地维护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正确对待历史,妥善处理台湾问题。希望中日双方都能够不折不扣地信守各自在中日三个重要政治文件中做出的承诺,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为中日关系开辟更加美好的未来;要积极促进两国各领域的互利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与繁荣,促进亚洲振兴与发展是中日两国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两国战略利益之所在。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不会给任何国家带来威胁。希望中日两国能够成为致力于和平发展、亚洲振兴和人类进步的伙伴。
村山富市在讲话中说,日本侵华战争期间,包括葫芦岛在内,中国遭受了军国主义的践踏,然而中国人民悉心照料在华日本侨民并将他们遣返回国,葫芦岛成为日中人民友好的桥梁。中国人民宽广的胸怀和人道主义精神,令日本人民深为感动,我们体会到了中国人民对日本人民的深情厚谊。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我在1995年的讲话阐述了日本应走的道路。那就是要汲取历史教训,不要让悲剧重演,应深刻反省历史,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现在重要的是,日方要以实际行动落实这一精神,认真对待并妥善处理与中国的关系,加深相互理解,与中方共建和谐合作的双边关系。
论坛由辽宁省政府、葫芦岛市政府、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日本日中友好协会等团体共同举办,中日双方近500人出席,部分当年被遣返日侨和家属也专程来华。辽宁省省长张文岳、对外友协会长陈昊苏也参加了论坛开幕式。
从1946年5月到1948年,中国人民从人道主义出发,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将105万日本侨民从葫芦岛港遣返回国。(完)
葫芦岛百万日侨大遣返之地将建和平公园
新华社葫芦岛(辽宁)6月25日电(记者魏运亨、徐扬、穆东)60年前,105万日本侨民从中国东北的葫芦岛港遣返回国。60年后,一座象征中日友好、世界和平的和平公园将要在这里落成。25日下午,国务委员唐家璇、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为公园奠基。
这座面朝大海的和平公园规划面积10公顷,坐落在60年前日侨登船遣返回国的地方。公园将葫芦岛百万日侨大遣返这段历史固化下来,以和平为主题,以中日友好为愿景,将日本侵华遗留罪证作为警示,通过设立两座资料馆、一座遣返标志碑,给人以历史的凝重,告诉世人勿忘历史。
唐家璇和村山富市等中日嘉宾挥锹铲土,在山坡上植下了60株柏松,以纪念葫芦岛百万日侨大遣返60周年,并寓意中日友好与世界和平。中日近千名社会各界人士参加了仪式。
从1946年5月到1948年,中国人民在自己饱受战争伤害,国家满目疮痍的情况下,仍然从人道主义出发,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陆续将105万日本侨民从葫芦岛港遣返回国。葫芦岛从而被这些日本侨民称为“再生之地”。(完)
村山富市称日外相改变靖国神社地位的“歪招”很难实现
新华社葫芦岛(辽宁)6月25日电(记者高红 熊争艳 魏扬)正在此间出席葫芦岛百万日侨大遣返60周年纪念活动的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25日表示,日本外务大臣麻生太郎日前提出的改变靖国神社地位的建议将“很难实现”。
麻生太郎23日说,政府应重新审查靖国神社的宗教法人团体地位,将其变成由国家参与管理的机构,以便政治领导人再去参拜的时候不会引起争议。
在25日的记者见面会上,村山回答新华社记者提问时说:“麻生太郎的建议实现起来会有困难。”
村山指出,小泉纯一郎说只有中国和韩国谴责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这种说法不对。亚洲不少国家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都反对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很多日本国民也反对参拜,美国也就这一问题提醒日本领导人注意。村山说,日本与近邻中国、韩国有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但现在的日中、日韩关系却是不正常的,应该尽快改变。村山说:“我相信(9月)选举之后,局面会有很大不同。”
小泉纯一郎的自民党总裁职务将于今年9月任期届满,执政的自民党届时将选出新总裁接替小泉出任首相。靖国神社二战前既是宗教设施,也是军事设施。二战后,占领军总司令部在1945年12月发出“神道指令”,切断了靖国神社与国家的特殊关系。1952年9月,根据日本宪法“政教分离”的原则,靖国神社改为独立的宗教法人。目前,靖国神社供奉有14名二战甲级战犯的牌位。(完)
特写:寄托和平的心愿
新华社葫芦岛(辽宁)6月25日电(记者魏运亨、徐扬、熊争艳)辽宁省葫芦岛市东南的一处倚山傍海坡地,25日成为中日友好人士和媒体关注所在。国务委员唐家璇、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等人在这里挥锹铲土,为葫芦岛市和平公园奠基。60年前,105万日侨从这里乘船回国,穿梭的船只载不尽中国人民的博大胸怀和人道主义精神;60年后,中日友好人士又将和平友好的期盼物化成这座公园。
刚刚落成的花岗岩石碑,标志着日侨从这里遣返。刚刚栽植的60棵柏松,面向大海迎风挺立,象征着百万日侨遣返60周年。来自日本国宫崎市的松本伸男先生,将200多只亲手折叠的千纸鹤,一一发给在场的中国小朋友。这位第一次来中国的老人说,他虽然不是大遣返的亲历者,但了解到这段历史后还是很感动。这里是日本遣返人员的“再生之地”,他愿意为中国人民祈福求安。
82岁的日本老人幅敬信曾经深受战争创伤。他告诉记者:“日本侵华战争不但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日本人民也饱受战争之苦。建这座和平公园十分必要,现在日中两国三分之二的人是战后出生的,有必要让这些人重新认识一下战争留下的灾难,世代友好,永不再战。”
打着太平鼓欢迎嘉宾的初中女学生魏双双笑着说:“为了和平公园的奠基典礼,我们40个女孩已经排练一个多月了。我们下一代也要记住历史,为中日友好多做贡献。”多年来致力于日侨大遣返史实研究的辽宁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志坤说:“葫芦岛百万日侨大遣返,是战争与和平的重大转换,是中国人民人道主义的历史丰碑。”
海的这一边正在建设新的和平公园,一衣带水的那一边,日本的佐世保、博多、舞鹤等当年日侨回国港口,已经建起了和平公园。4座和平公园隔海相望,寄托着一个共同心愿: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