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领导活动
 
胡锦涛抵达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开始进行国事访问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6月09日   来源:新华社

 

    6月8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夫人刘永清乘专机抵达斯德哥尔摩,开始对瑞典进行国事访问。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新华社斯德哥尔摩6月8日电(记者马世骏 陈鹤高)国家主席胡锦涛8日抵达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开始对瑞典进行国事访问。

    当地时间21时许,胡锦涛乘坐的专机降落在斯德哥尔摩阿兰达机场。胡锦涛和夫人刘永清在机场受到瑞典王子菲利普和外交大臣比尔特夫妇等的热情迎接。

    胡锦涛在机场发表书面讲话指出,中瑞两国人民的友谊源远流长。近年来,两国政治互信不断增强,经贸合作成果丰硕,各领域交流合作日益广泛。中国高度重视发展同瑞典的关系,愿同瑞方一道努力,不断开创中瑞关系新局面。

    胡锦涛表示,他期待着同瑞典领导人一起回顾中瑞建交以来的友好合作历程,总结业已取得的成功经验,探讨进一步深化互利合作的新途径新方式,并就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胡锦涛表示相信,这次访问一定能够达到巩固友谊、增强互信、扩大共识、深化合作的目的。

    国务委员唐家璇等陪同人员同机抵达。

    中国驻瑞典大使吕凤鼎和使馆工作人员等也到机场迎接。

    胡锦涛是当天在德国北部小镇海利根达姆出席了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后,从德国北部城市罗斯托克乘专机抵达斯德哥尔摩的。  

综述:胡锦涛出访瑞典将推动中瑞关系迈上新台阶

    应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的邀请,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于6月8日至10日对瑞典进行国事访问。胡锦涛此访是中瑞建交57年来中国国家元首首次访问瑞典,在中瑞双边关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将推动中瑞关系迈上新台阶。

    访问期间,胡锦涛将与瑞典国王、议长、首相等领导人分别举行会见和会谈,共同规划中瑞关系今后发展方向,并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胡锦涛还将广泛接触各界人士,出席“哥德堡”号仿古船从中国返航抵港仪式,并在瑞中贸易委员会举行的晚宴上发表重要演讲。访问期间,双方有关部门将签署环保等合作协议。

背景资料:中国与瑞典关系回顾

    新华社北京6月9日电(记者 王龙琴)中国和瑞典分别处于欧亚大陆东西两端,虽相距遥远,但中瑞传统友好关系源远流长。200多年前,瑞典“东印度公司”的“哥德堡”号木质商船曾3次远涉重洋,访问中国,带回的中国瓷器、丝绸等物品风靡了整个瑞典。

    新中国成立后,瑞典于1950年5月9日与中国正式建交,是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建交后,瑞典曾长期支持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的合法地位,并积极发展与中国的经贸关系。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瑞典积极支持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中瑞在各方面的友好合作得到发展。1996年11月,瑞典在上海开设总领馆。1997年4月,中国在瑞典的第二大城市哥德堡开设总领馆。1998年和2005年,瑞典政府还分别出台包括深化对华关系内容的“亚洲战略”和《瑞典亚洲政策》新文件。

    近年来,两国高层交往不断。2004年10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河内出席第五届亚欧首脑会议期间,会见了瑞典首相佩尔松。2006年7月,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夫妇时隔25年再次访华。此外,双方的部长级互访频繁。

    瑞典是世界经济发达国家之一,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经济的互补性和互利性很强。瑞典重视科技研发,并在电信、制药、金融服务等方面具有国际竞争优势。中国市场广大,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国力提升很快,对瑞典企业的吸引力不断增加。根据瑞典驻华大使馆提供的资料,到2006年7月,约有300家瑞典企业在中国开展了业务,总投资额超过28亿美元。一些中国企业也加大了在瑞典的投资力度,华为、中兴等通信企业还在瑞典建立了研发中心。

    近几年,中瑞双边贸易增长迅速。从2004年开始,中国取代日本成为瑞典在亚洲的第一大市场,而瑞典则是中国在北欧最大的经济合作伙伴。2006年,两国贸易额达67.3亿美元。两国相互投资总额去年达到21亿美元。

    另外,中瑞两国在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合作日益活跃。2005年2月,欧洲第一个“孔子学院”——“北欧斯德哥尔摩孔子学院”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中文系成立。2006年7月,瑞典复制的仿古商船“哥德堡”号经过9个半月的艰苦航行,到达“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广州。

背景资料:北欧国家瑞典

    新华社北京6月9日电  瑞典王国领土面积约45万平方公里,人口906万,其中90%为瑞典人,外国移民及其后裔约100万人。瑞典的官方语言为瑞典语,90%的国民信奉基督教路德宗。首都斯德哥尔摩。公元1100年前后,瑞典开始形成国家。

    瑞典拥有丰富的铁矿、森林和水力资源。瑞典已探明的铁矿储量为36.5亿吨,是欧洲最大的铁矿砂出口国;森林覆盖率为54%,蓄材26.4亿立方米;每年可利用的水力资源有2014万千瓦(约1760亿千瓦时)。

    瑞典工业发达,主要有矿业、机械制造业、森林及造纸工业、电力设备、汽车、化工、电信、食品加工等。主要出口商品有各类机械、运输通信设备、化工及医药产品、纸张纸浆、造纸设备、铁矿石、家用电器、能源设备、石油制品、天然气和纺织品等,进口商品主要有食品、烟草、饮料、原材料(木材、矿石)、能源(石油、煤、电)、化工产品、机械设备、服装、家具等。

    瑞典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全国生产的粮食、肉类、蛋和奶制品自给有余,蔬菜、水果主要靠进口。其主要农畜产品包括:谷物、小麦、马铃薯、甜菜、肉类、禽类、蛋、奶制品等。

    瑞典是高度国际化的国家,经济发达,电子和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迅速。瑞典在推动经济持续发展、重视科技研发、促进社会公平、建设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经验丰富,并在电信、制药、金融服务等方面具有国际竞争优势。

背景资料: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

    新华社北京6月9日电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是北欧第二大城市,位于梅拉伦湖与波罗的海的交汇处,由14个岛屿组成。这些岛屿好似一颗颗晶莹璀璨的珍珠镶嵌在湖与海之间。

    斯德哥尔摩素有“北方威尼斯”之称。登高鸟瞰全市,横跨海面各具特色的大桥宛如一条条玉带将城市诸岛相连,苍翠的山岗、蔚蓝的海水和迂回起伏的街道融为一体,中世纪雄伟的建筑物、鳞次栉比的现代化大厦与碧树红花丛中一座座精致的别墅相映成趣。

    斯德哥尔摩始建于13世纪中期,已有700多年历史的老城区,由于从未遭受过战争的破坏,至今保留完好。装饰着木雕和石刻的中世纪建筑物以及狭窄的街道使老城区突显出一派古城的风貌,吸引着大批的游客前往参观游览。附近有巍峨的王宫,古老的尼古拉教堂以及政府大厦等建筑。动物园岛与老城遥遥相对。著名的斯康森露天博物馆、北欧博物馆、“瓦萨”沉船博物馆和游乐场“趣伏里”等云集于此。

    市区的国王街、王后街及附近的地下商店是斯德哥尔摩最繁华的商业区。塞尔格尔广场是政治活动中心。广场一侧有一个大喷水池,一根近40米高,由8万多块玻璃组成的柱子屹立其中,在阳光和灯光的照射下发出奇异的光彩。在斯维亚大街上,坐落着有名的斯德哥尔摩音乐厅,著名的诺贝尔奖颁发仪式每年在这里举行。

    斯德哥尔摩也是一座文化名城。这里有建于17世纪初的皇家图书馆,藏书100万册,另外还有各种专业性和综合性的博物馆50多个。著名的斯德哥尔摩大学和瑞典皇家工程学院也都设在这里。风景如画的皇后岛和米勒斯雕刻公园是这座城市最著名的旅游点。皇后岛上有一座“中国宫”,这是18世纪欧洲推崇中国文化的产物。 

 
 
 相关链接
· 胡锦涛主席会见德国总理默克尔
· 胡锦涛出席G8+5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
· 胡锦涛主席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
· 胡锦涛主席会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 国家主席胡锦涛会见法国总统萨科齐
· 胡锦涛主席会见意大利总理普罗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