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安7月27日电(记者陈钢、冯国)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凌示范区27日举行庆祝成立十周年大会,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大会并讲话。
陈至立指出,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成立十年来,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效,已经成为功能较为齐备、设施较为完善的现代农科城,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机制初步形成,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初具规模,示范带动作用成效明显,创造了有利于吸引人才和对外合作的良好环境。
陈至立强调,要抓住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农科教基地和农业示范区的优势,为建设现代农业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一要进一步探索农业科技产业化的新模式,强化农科教、产学研合作机制,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为推动我国传统农业向产业化、现代化、标准化农业的转变作出新贡献。二要以生物育种、节水农业、农产品加工等为重点,加强农业高新技术和实用技术的集成应用,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和产业化,进一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三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继续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努力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技术含量高的龙头企业,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提高示范区的辐射能力。
1997年7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杨凌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在陕西杨凌成立,旨在推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
杨凌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张光强说,杨凌聚集了5000多名农业科教人才,目前已在全国建设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150个,受益农民5000多万人,每年产生的效益达60亿元左右。
最新|活动|出访|会议|论述|图片
杨凌示范区:农业高科技走入寻常百姓家
新华社西安7月27日电(记者陈钢、冯国)拥有5000多名农业科教人才的杨凌示范区是中国农业高新科技成果重要产生地。记者从27日举行的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成立十周年庆祝会上了解到,随着产业化步伐加快,杨凌诞生的一批农业高新科技已经“落地生根”,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位于杨凌示范区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拥有小麦育种的科研优势,这里培育的“西杂一号”小麦品种,成为中国黄淮冬麦区第一个通过正式审定的杂交小麦优良品种。主持这项研究的张改生教授说:“小麦杂交是世界性难题,但在杨凌科研人员努力下,这项‘高技术’已经实现了大面积生产,到目前已累计种植63万亩,亩产量达到了523公斤。”
杨凌示范区的种子革命,不仅创造着农业生产的奇迹,更带来了高效农业的希望。地处杨凌示范区的陕西省农作物新品种引进示范园,近两年来承担了蔬菜、小麦、玉米、大豆、冬油菜等十多套品种试验任务,还征集了粮食、蔬菜、瓜果等种类的544个品种进行全年展示。这里种植的辣椒、茄子、芹菜、大番茄、小番茄等不同寻常的蔬菜新品种争奇斗艳,经过科技人员的反复选择、优胜劣汰,将以更加成熟的品性走向广袤的田野,为农村千家万户带来新的增收希望。
据杨凌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张光强介绍,农牧良种业是杨凌的传统优势产业。十年来,杨凌引进和培育了秦丰、科元等一批从事农牧良种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企业,拥有肉牛品种改良和奶牛繁育、杂交小麦、杂交油菜等先进的技术成果和优良品种,市场辐射到整个西北地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张涌带领的专家组2000年培养出了中国第一只克隆羊,被称为中国“克隆山羊之父”,他创办的杨凌科元公司,推广的良种牛羊遍布全国,每年带动农户增加收益达5000多万元,从根本上改变了一大批农户的养殖水平,促进了畜牧业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