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领导活动
 
农工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 贾庆林致贺词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12月11日   来源:新华社

    12月11日,中国农工民主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会见全体与会代表,并代表中共中央致贺词。这是贾庆林在会前会见全体与会代表。 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摄

    新华社北京12月11日电 中国农工民主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11日在北京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会见全体与会代表,并代表中共中央致贺词。

    12月11日,中国农工民主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会见全体与会代表,并代表中共中央致贺词。 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摄

    贺词说,在过去的5年中,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5年来,农工民主党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切实履行参政党职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贺词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包括广大统一战线成员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共同事业,也是我们的共同责任。中国共产党将按照中共十七大精神,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贺词指出,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希望农工民主党认真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增强同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发展作为参政议政的第一要务,把广大成员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在医药卫生界联系广泛的优势,就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实施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问题加强调研,建言献策;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学习教育活动,切实搞好政治交接,全面加强自身建设,使农工民主党始终成为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贺词全文另发)

    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罗豪才代表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致贺词。贺词说,农工党自十三大以来,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全面加强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认真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动员广大农工党员以及所联系的群众,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贡献。

    农工党中央主席蒋正华代表农工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作工作报告。报告在回顾和总结了农工党5年来的主要工作和基本经验后提出,今后5年,农工党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大精神,坚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学习教育活动,切实搞好政治交接;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中共十七大确定的战略部署和各项任务积极参政议政;要充分发挥人才和智力优势,不断创新社会服务的内容和形式;要始终坚持进步性和广泛性相统一的特点,全面建设适应新世纪新阶段多党合作事业要求的参政党;全党同志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周围,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而努力奋斗。

    路甬祥、华建敏、郝建秀、李蒙等出席开幕会。

    本次大会将听取和审议中国农工民主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中国农工民主党章程(修正案)》,选举中国农工民主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等。

    [新闻背景]

中国农工民主党

    新华社北京12月11日电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于1930年8月9日在上海成立,是以医药卫生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具有政治联盟特点、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党,是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参政党。目前,农工党在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组织,现有党员102000多人。

    农工党的主要创始人和历届领导人有邓演达、黄琪翔、章伯钧、彭泽民、季方、周谷城、卢嘉锡,现任主席蒋正华。

    大革命失败后,为了继续贯彻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国民党左派领导人邓演达在上海主持成立了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1935年11月改党名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1947年2月改党名为中国农工民主党。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农工党同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互相信任、互相支持的亲密关系,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农工党遵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制定了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路线。在新的历史时期,农工党积极协助中国共产党和政府贯彻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推动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开展咨询服务,为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新世纪新阶段,农工党坚持把发展作为参政议政的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反映社情民意,协助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团结带领全党成员爱岗敬业、勤奋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战胜非典疫情,开展智力支边扶贫、助学支教、法律援助、健康咨询和科技服务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关链接
· 贾庆林会见伊朗民族信任党总书记迈赫迪·卡鲁比
· 贾庆林出席国家京剧院揭牌梅兰芳大剧院开业仪式
· 贾庆林出席全国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座谈会
· 贾庆林出席政协优秀提案和先进承办单位表彰会
· 贾庆林出席中华全国工商联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