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31日,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三次领导人会议在老挝首都万象开幕。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柬埔寨首相洪森、缅甸总理登盛、泰国总理沙马、越南总理阮晋勇、老挝总理波松以及亚行行长黑田东彦出席会议。 新华社记者 刘卫兵 摄
新华社万象3月31日电(记者黄海敏 侯莉萍)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三次领导人会议31日上午在老挝首都万象市湄公河畔的东珍饭店开幕。会议将回顾和总结15年来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取得的突出成就及经验,确定未来五年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重点以及发展行动计划。

3月31日,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三次领导人会议在老挝首都万象开幕。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领导人闭门会议。 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围绕着本次会议“加强联系性、提升竞争力”这一主题,与会的六国领导人及亚洲开发银行行长将就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贸易运输便利化,构建伙伴关系、促进经贸投资,开发人力资源、增强竞争力,可持续的环境管理,次区域合作与发展伙伴关系等方面的合作构想交换意见。
老挝总理波松主持开幕式并发表讲话。他说,本次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领导人会议是在大湄公河次区域进入进一步加强合作与发展的重要时期的背景下举行的。过去15年,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在发展与融合方面取得了诸多重要的实质性成果,在次区域各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波松说,当前,一些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走廊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完成并投入了运作,其中包括东西、北南走廊等,这为推动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之间的融合,特别是在推动经贸及公共交通合作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15年来,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的出口总额增加了18倍,与此同时,每年旅游人数及直接投资也成倍增长。
波松在讲话中还就加强次区域在能源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次区域环保及便利跨境客货运输等方面的合作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并呼吁私人企业积极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推动次区域经济的发展。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柬埔寨首相洪森、缅甸总理登盛、泰国总理沙马、越南总理阮晋勇、老挝总理波松以及亚行行长黑田东彦出席了会议。温家宝将在领导人会议上全面阐述中国对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及未来发展的主张,并就基础设施、贸易运输便利化、卫生、人力资源开发等提出中方倡议和举措。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形成于1992年,成员包括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6国,宗旨是加强经济联系,消除贫困,促进发展。

最新|活动|出访|会议|论述|图片
温家宝会见老挝国家主席朱马利 愿保持高层交往
温家宝与老挝总理波松会谈 就中老关系提4点建议
温家宝抵达老挝访问并将出席大湄公河次区域峰会
温家宝离京出访老挝并将出席大湄公河次区域峰会
老挝总理波松:老挝和中国双边经贸合作前景广阔
背景资料: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领导人会议
新华社北京3月31日电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三次领导人会议31日上午在老挝首都万象市湄公河畔的东珍饭店开幕。会议将回顾15年来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取得的突出成就,确定未来五年的重点及发展行动计划。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成立于1992年,成员包括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六国。亚洲开发银行是合作的发起者、协调人和主要筹资方。领导人会议是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最高决策机构,每三年举行一次,各成员国按照字母顺序轮流主办。自成立以来,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已经举行了两次领导人会议。
2002年11月3日,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在柬埔寨金边举行。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出席会议并就加强次区域合作的重要性等问题作了主旨发言。会议批准了《次区域发展未来十年战略框架》,并决定其后每三年在成员国轮流举办一次领导人会议。会后,有关国家签署了《大湄公河次区域便利运输协定》谅解备忘录、《大湄公河次区域便利运输协定》中方加入书和《大湄公河次区域政府间电力贸易协定》。
2005年7月4日至5日,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二次领导人会议在中国昆明举行,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会议。会议围绕“加强伙伴关系,实现共同繁荣”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并达成广泛共识,确立了以“相互尊重、平等协商、注重实效、循序渐进”为主要内容的合作指导原则,并发表了《昆明宣言》。与会六国领导人还签署了便利客货运输、动物疫病防控、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和电力贸易等多项合作文件,批准了贸易投资便利化行动框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走廊建设等多项合作倡议。
湄公河流域六国领导人将探讨深化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
新华社万象3月29日电(记者黄海敏 侯莉萍)老挝政府29日发布一份新闻公报说,湄公河流域6国领导人以及亚洲开发银行行长将出席在万象举行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三次领导人会议。与会者将在本次会议上重点探讨加深经济合作、实现次区域共同繁荣的有效措施。
公报说,中国总理温家宝、柬埔寨首相洪森、老挝总理波松、缅甸总理登盛、泰国总理沙马、越南总理阮晋勇和亚洲开发银行行长黑田东彦,以及其他部分国际组织及特约贵宾将参加本次会议。
本次会议定于3月30日至31日举行,各国领导人及代表将讨论加强互联互通性以扩大次区域贸易市场、改善社会服务体系以及保护环境等诸多重大问题,并将回顾和总结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取得的成果及经验,确定未来发展方向。
1992年,在亚洲开发银行推动下,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内的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6个国家共同发起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以通过加强各成员国间的经济联系,促进次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