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2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四次委员长会议,听取国务院关于四川汶川大地震抗震抢险及救灾工作情况的汇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吴邦国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上强调
全力以赴夺取抗震救灾斗争全面胜利
奋发图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新华社北京5月22日电 今天下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四次委员长会议,听取国务院关于四川汶川大地震抗震抢险及救灾工作情况的汇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同心同德,坚定信心,全力以赴夺取抗震救灾斗争全面胜利,奋发图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副总指挥李克强列席会议并代表国务院作了汇报。
吴邦国指出,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央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多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工作,决定成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亲赴灾区慰问受灾群众、看望救援人员、指导抗震救灾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温家宝总理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指挥抗震救灾。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其他领导同志也亲临灾区或以其他方式指导抗震救灾工作。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的直接指挥下,受灾地区各级党委、政府和中央有关部门紧急行动,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公安民警、医疗救护人员等救援人员和新闻工作者,迅速奔赴灾区,以不怕牺牲、不怕艰难的英雄气概投身抗震救灾战斗。灾区干部群众临危不惧,不屈不挠,奋起自救和互救。全国上下人不分老幼、地不分南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万众一心、共克时艰。海外华侨华人心系祖国、情系灾区,踊跃捐助。抗震救灾工作正在有力有序有效加紧进行。
吴邦国代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向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表示深切哀悼,向英勇顽强的灾区干部群众表示亲切慰问,向浴血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所有救援人员表示崇高敬意,向爱心援助灾区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委员长会议组成人员对前一阶段抗震救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吴邦国说,经过来自各方救援人员夜以继日、争分夺秒的英勇奋战,抗震救灾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他表示相信,有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有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众志成城,有灾区干部群众的顽强拼搏,我们一定能够战胜这场特大地震灾害,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
吴邦国强调,当前抗震救灾工作仍处在关键阶段,各有关方面要坚决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四川抗震救灾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等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执行中央的决策部署,在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的直接指挥下,继续尽最大努力搜救被困人员,同时要精心救治受伤人员,使重伤员尽快脱离生命危险;要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生活,搞好善后处理工作,确保灾区社会稳定;要全面细致地做好灾区卫生防疫工作,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要切实防止余震、滑坡、泥石流、洪水、环境污染等次生灾害,保护好救援人员人身安全,确保不发生新的重大损失;要继续恢复交通、通信、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着手谋划灾后重建的规划建设工作,保障抗震救灾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向前推进。
吴邦国强调,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力支持抗震救灾工作。一是,决定将听取审议国务院关于抗震救灾工作情况的报告,列入6月下旬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议程。二是,坚决落实党中央的决定,支持国务院集中财力投入抗震救灾的安排,对今年预算支出结构做出相应调整,以抗震救灾、保障灾区人民生活为根本,一切从抗震救灾工作实际情况出发,需要多少给多少。经全国人大批准的2008年中央预算中安排了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根据特事特办的原则,同时又要保证正常预算执行,同意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中调用一部分乃至大部分,做为建立灾后恢复重建基金的主要来源,按基金实际收支情况列入和调整年度预决算,以后再依法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查和批准。鉴于中央国库库款比较充裕,所需资金可先从中央国库库款中调拨。要确保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资金及时到位,并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和监督。对明后年的恢复重建资金要早做考虑、早做安排,及时足额纳入年度预算。三是,及时总结经验,研究修改突发事件应对法、防震减灾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抗震救灾和应对突发事件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
吴邦国指出,发展是硬道理。我们之所以能够抵御这场特大地震灾害,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靠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积累,要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归根到底也要靠发展。汶川大地震和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给今年的经济工作带来始料未及的影响。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形势更加严峻,任务更加艰巨。我们要牢牢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各地区、各部门要在继续支援抗震救灾的同时,更加奋发有为地做好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以实际行动为抗震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努力夺取抗震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把这场特大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会议开始时,全体与会人员肃立默哀,深切哀悼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路甬祥、乌云其木格、陈至立、周铁农、李建国、司马义·铁力瓦尔地、陈昌智、严隽琪、桑国卫出席会议,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各工作机构负责同志、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列席了会议。
新华社快讯:吴邦国22日主持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李克强受温家宝委托,代表国务院和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报告前一阶段抗震抢险及救灾工作情况。

温家宝主持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和经济工作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当前抗震救灾和经济工作。

5月2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当前抗震救灾和经济工作。 新华社记者李学仁摄
会议指出,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的8级特大地震,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和直接指挥下,灾区干部群众,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公安民警迅速行动,奋力抗震救灾。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抗震救灾中涌现出许多感天动地的英雄事迹,表现出不屈不挠、团结奋斗的民族精神,凝聚了海内外华人的情感和力量,增强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灾害的信心和勇气。目前,抗震救灾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重灾区道路抢通、保通难度大,一些边远乡村救灾物资运入和伤员运出困难;灾区环境卫生条件差,极易发生传染病疫情;不少水库、水电站、堤防等存在安全隐患,地震形成不少堰塞湖,次生灾害隐患多;大量受灾群众的吃饭、饮水、穿衣、住处等问题亟待解决,大量孤儿、孤老、孤残需要安置和抚慰;一些基层组织遭到很大损失,社会管理恢复正常的难度较大;灾区生产恢复和灾后重建任务十分艰巨。
李克强在四川指导协调抗震救灾工作时强调
抗震救灾仍在紧要关头 务必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5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副总指挥李克强在四川地震灾区深入受灾现场察看灾情,并连夜会商研究协调救灾需要解决的有关问题。这是李克强在绵竹市郊区慰问受灾群众。 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新华社成都5月21日电(记者 张旭东)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副总指挥李克强在四川地震灾区深入受灾现场察看灾情,并连夜会商研究协调救灾需要解决的有关问题。他强调,当前抗震救灾仍处在紧要关头,要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部署,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要求,务必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21日一大早,李克强冒雨前往地震重灾区绵竹市,深入乡村实地察看救援、防疫、群众安置和生产恢复等工作。在汉旺镇凌法村,李克强看望了正在进村实施搜救行动的某集团军空降部队官兵,嘱咐他们进一步加大搜救力度。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决不放弃,同时也要注意自身安全。在行进途中,李克强走进严重受损的村庄和受灾群众临时搭建的简易帐篷,仔细察看帐篷搭的是否结实,漏不漏雨,关切询问能否喝上干净的水,口粮能否及时领到手。在东北镇天齐村,李克强走到正在搭建简易住所的村民中间,肯定他们齐心协力,互相帮助,自力更生,解决临时住所的做法。在汉旺镇人民医院急救点,李克强仔细询问防疫人员工作情况,要求实行医防结合,加大防疫力度,严防传染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