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领导活动
 
回良玉:充分利用普查成果 更好服务“三农”工作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7月09日   来源:国务院办公厅

    7月8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总结会议,研究普查成果的开发利用和加强农村统计调查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组长回良玉出席会议并讲话。这是回良玉为在普查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颁奖。 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回良玉在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总结会议上强调
充分利用普查成果 更好服务“三农”工作

    国务院7月8日在京召开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总结会议,研究普查成果的开发利用和加强农村统计调查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组长回良玉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历时三年的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取得圆满成功。这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大事,是“三农”工作领域的一项重要成果。我们要充分开发利用普查所获得的丰富信息,系统深入分析“三农”重大问题,准确把握新时期农村发展变化趋势,科学有效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同时,进一步加强农村统计调查工作,构建符合我国国情、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农村统计工作平台,为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方面提供更加优质的统计信息服务。

    回良玉说,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共组织动员了700多万名普查人员,对全国2.3亿农户、40万个农业生产经营单位、65万多个村和4万多个乡镇进行了规模空前的调查,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普查结果如实体现了我国农村改革3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系统反映了我国农业的生产力水平和农村发展变化情况,全面摸清了农业、农村、农民的家底,不仅填补了不少统计数据空白,并且对常规统计进行了完善,为科学认识新形势下的“三农”问题提供了权威资料,为党和政府加强“三农”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也为国际社会客观了解我国“三农”情况提供了大量信息。要有效利用这次普查的丰硕成果,认真分析研究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扩大农民消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等重大问题,为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回良玉指出,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普查内容之多、涉及范围之广、工作难度之大都前所未有。面对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认真负责,各级农业普查机构和广大普查人员迎难而上、辛勤工作,各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积极支持,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这次普查取得圆满成功,得益于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科学有效的普查方法,得益于声势浩大的社会动员和有章可循的法律条例保障。回良玉代表国务院,向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加和支持农业普查的全体普查人员和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感谢。

    回良玉强调,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农业农村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农村统计调查工作肩负着光荣的使命、承担着繁重的任务。要切实巩固农业普查成果,大力加强农村统计调查工作。一要加快农村统计方法制度改革,完善指标体系,强化监测预警,满足国家宏观决策需要。二要认真做好历史数据修正和衔接工作,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反映经济社会运行状况。三要大力加强基层统计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强、作风正、业务精的统计调查队伍。四要加强以信息化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农村统计技术装备水平。五要切实加大对农村统计调查的支持力度,为提高数据质量、推动农村统计调查工作上新台阶提供有力保障。

    会上,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对在普查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

    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获奖单位和个人代表及有关方面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最新|活动|出访|会议|论述|图片 

    温家宝主持常务会议听取第二次农业普查工作汇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汇报。

    会议指出,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历时近三年,调查了65万多个村和近2.3亿住户,比较全面地掌握了我国农业生产、农村劳动力及就业、农村居民生活和社区环境等方面新的基础数据。这次普查对于正确认识国情,把握我国“三农”的实际情况及发展变化趋势,科学制定“三农”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次农业普查:我国近六成农户以农业收入为主

    宁夏永宁县普查员侯学琴(左一)在望远镇东位村为农民介绍普查项目(2007年1月5日摄)。从1月1日起,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开始入户登记工作,700多万名普查员开始对分布在全国3万多个乡镇的2亿多家农户进行入户登记。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2007年1月1日,山东省枣庄市普查员在农户家中开展农业普查入户调查登记工作。当日,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入户调查登记工作拉开大幕,700多万名普查员将对分布在全国3万多个乡镇的2亿多家农户进行入户调查登记。新华社发

    新华社北京2月22日电(记者 张毅)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截至2006年末,我国有近六成农业生产经营户以农业收入为主,全国农业从业人员41岁以上的占55.6%,女性超过男性,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47.3%。

    国务院农普办和国家统计局22日发布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二号),主要内容是我国农业基本状况和生产条件。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束 主要数据开始陆续发布

    根据国务院的决定,继1996年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之后,我国于2006年开展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目的是全面掌握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基本情况,为研究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并为农业生产经营者和社会公众提供统计信息服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06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06年度。

 
 
 相关链接
·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六号)发布
·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五号)发布
·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四号)发布
·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三号)发布
· 第二次农业普查:我国近六成农户以农业收入为主
· 统计局: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