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会见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时强调
学习和弘扬吴大观同志的崇高精神
在改革发展中展示共产党人先进性

8月12日,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报告会开始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会见报告团成员并作讲话。新华社记者 李涛 摄
新华社北京8月12日电(记者 顾瑞珍 周婷玉)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12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报告会开始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会见报告团成员并作讲话。他强调,各级党组织要引导党员干部向吴大观同志学习,并与正在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起来,与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结合起来,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做时代先锋,为党旗添彩。
吴大观是我国航空发动机科研事业的开拓者、奠基人之一,2009年3月逝世,享年93岁。
习近平说,吴大观同志入党60年来,把自己的人生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为祖国的航空发动机事业殚精竭虑,作出了杰出贡献。他一生严格自律,清正廉洁,克己奉公,奋发进取,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爱党与爱国、理想与现实、做事与做人的统一,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性。
习近平指出,前不久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联合下发开展向吴大观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举办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对于进一步宣传吴大观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具有重要作用。要通过对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的宣传,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习他对共产主义理想矢志不渝、对党和国家事业无限忠诚的政治品质和无私奉献、严于律己的高尚情操,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开拓进取、创先争优。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刘云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参加了会见。
报告会由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国务院国资委、中航工业集团公司联合举办。中央国家机关、中央国有企业和北京市机关干部,各界知识分子,以及驻京部队约700人参加报告会。报告会上,报告团成员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从不同侧面讲述和展示了吴大观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使现场观众深受感动和教育,会场里不时响起阵阵掌声。

永远的赤诚 永恒的“动力”
--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侧记
新华社北京8月12日电(记者 顾瑞珍 周婷玉)掌声一次又一次响起,热泪一次又一次盈眶。8月12日上午,人民大会堂小礼堂,一颗爱党爱国、无私奉献的赤诚之心在这里绽放出璀璨的光辉。
由中组部、中宣部、国务院国资委和中航工业集团联合举办的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这里隆重举行。
朴素的衣着、和善的面容、笃定的眼神……他的家人、学生、同事和首都近千名干部群众通过主席台两侧的大屏幕,重温这位“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报国有成的党员专家的音容笑貌。
他走了,带着对家人的爱、对事业的执著、对党和国家的一片赤诚。
他还在,他的事业、他的信念、他的精神随着装有中国发动机的“战鹰”翱翔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航空人……
“吴老的一生,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对共产主义事业充满信心。”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党组副书记、副总经理谭瑞松在报告会上说,为了表达对党的热爱,吴老连续46年缴纳大额党费,临终前还郑重立下遗嘱,将俭朴积攒下的10万元缴纳了最后一次党费。“这是一个大孝之子对母亲的珍爱,是一个拳拳赤子对祖国的真情!”
燃尽生命为报国,铁血丹心铸航空。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动力装置,被喻为飞机的“心脏”。“什么时候拿出我们的产品来献给党!”中航工业太行发动机总设计师张恩和说,这句话是吴老对航空发动机事业成功的深深渴望,这个坚定的信念伴随他一生一世。
如今,装备了强劲“中国心”的“战鹰”,正雄视于祖国的蓝天白云之上,强大的军队,已经为共和国铸就了空中的“钢铁长城”,四十万航空人,正秉承吴老的报国志向,阔步奋进在建设航空工业强国的伟大征程中。
“他是我一生中最敬仰、最亲近、最知心的导师!他的谆谆教诲和革命精神影响着我的整个人生,永远指引着我不断前进。”与吴大观相处了近半个世纪的中航工业科技委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如此评价他。在去世前十天,吴老紧紧抓住刘大响的手,用尽全身力气,断断续续地把自己在航空发动机探索之路上获取的“智慧和所得”留传给他。说起这些,刘大响至今哽咽难止。
为中国的战鹰装上一颗“中国心”,这个目标就像穿越一个世纪的火焰,燃烧了吴大观全部的生命。他为自己的小家留下了什么呢?采访吴大观事迹的新华社高级记者张严平永远也忘不了第一眼看到吴大观的家时内心的震撼:刷着半截白灰半截油漆的老墙,吊着一根老式日光灯的天花板,一张可以折叠的简陋饭桌,磨白了皮的破沙发,一排用包装箱打的衣柜,衣柜里有一件穿了40多年的涤卡中山装……
“吴大观的伟大正是在这远离鲜花、掌声、聚光灯的悲壮中寂寞而坚韧地前行。”张严平深有感触地说。
吴大观生活简朴,但每逢国家遇到地震、大旱、洪涝等自然灾害,他总是踊跃捐款,对有困难的同事、邻居也总是慷慨解囊。他一生交纳的党费和各种捐款达30多万元,占他工资总收入的三分之一。
“人生是施予不是索取”,这是吴大观的人生信条,也是全家的人生准则。
“精神遗产是父亲留给我的最大财富。他用一辈子的人生教育了我们,要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在女儿吴晓云眼中,吴大观就像天下所有父亲一样,无论社会给他增加多少光环,他也只是女儿心中那个最亲近的人,那个永远让女儿惦念的父亲。
台上,情到深处痛哭失声;台下,决堤的泪水无声流淌。
吴大观的赤诚和奉献,感动了在场的观众。空军某部副营长沈红良说,吴大观将自己的毕生都默默地奉献给国家的航空事业,他的奉献,推动了中国空军60年来的发展,我们也要以自己的奉献,为祖国空军事业争取更大的成就。
“吴老为我国航空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他的研究成果是中国飞机的动力装置,他的精神财富则是我们前进的永恒动力。”报告会已结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学生陈骏博仍沉浸在持续的感佩和崇敬中。
航空事业薪火传承,吴老精神光泽后人——
他没有亲手收获果实,他用一辈子种下一棵参天大树;
他没有亲手捧得鲜花,他用一辈子披荆斩棘、点火拓荒;
他没有骄人的光环,他用一辈子托举起一代后来者的臂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