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3日,在瑞士日内瓦国际会议中心,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第三次世界气候大会高级别会议上发表讲话。第三次世界气候大会于8月31日至9月4日在瑞士日内瓦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并于9月3日召开高级别会议。本次气候大会由世界气象组织主办,主要讨论促进气候信息和气候服务共享问题。此前的两次世界气候大会分别于1979年和1990年在日内瓦举行。新华社记者曾毅摄
新华社日内瓦9月3日电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3日率团出席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三次世界气候大会高级别会议。本次大会主题是“气候预测和信息为决策服务”,旨在加强气候预测和气候应用工作,密切科学家与决策者的联系,推动相关经济社会问题的解决,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回良玉在讲话中说,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和可持续发展带来深刻和长远的影响,需要国际社会共同积极应对。中国是一个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中国政府十分重视气象工作和气候服务,建立了多层次、遍及全国的气候服务网络,积极开展气候监测、预测、预警和信息发布,取得了明显的减灾成果和经济社会效益。
回良玉表示,中国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全面推进气候服务的发展,树立“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进一步提高监测预报的准确性、灾害预警的时效性、气象服务的主动性、防范应对的科学性,开发利用好气候资源,努力将与气候相关的风险控制到最低限度。
回良玉强调,中国将继续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基本框架,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进程,推动即将召开的哥本哈根会议取得积极成果。中国政府将同国际社会密切合作,推进多方面的气候服务,使其更好地造福全人类,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新贡献。
其他与会代表在发言中呼吁国际社会高度重视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本着“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迅速采取切实行动,加强合作,适应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出席会议期间,回良玉还同一些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等进行了友好交谈。
第三次世界气候大会于8月31日至9月4日召开,150多个世界气象组织成员国、30多个国际组织、100多个非政府组织等共1500余名代表与会。会议通过了《高级别宣言》,决定建立全球气候服务框架,以加强科学的气候预测和服务。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第三次世界气候大会上的讲话(全文)
新华社日内瓦9月3日电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3日在日内瓦举行的第三次世界气候大会上发表讲话,全文如下:
主席先生,
女士们,先生们:
首先,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向第三次世界气候大会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已是不争的事实,气候变化导致灾害性气候事件频发,冰川和积雪融化加速,水资源分布失衡,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对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和可持续发展带来深刻和长远的影响。可以说,气候和气候变化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关切和重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全球民众的高度关心和忧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各类国际组织的高度关注和思考。气候变化问题事关人类的福祉和全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国际社会共同积极应对,此刻以“气候预测和信息为决策服务”为主题,召开第三次世界气候大会,既十分必要,也十分重要。这将对深化国际社会对气候及气候变化的理解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对深化气候服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带来积极而有效的推动。
自1990年第二次世界气候大会以来,各有关国际组织在气候科学领域实施了一系列计划和行动,在推进全球气候观测系统建设、提高气候预测准确率、为决策者提供气候信息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也进一步提高了国际社会对气候及其变化的认识水平。中国政府对世界气象组织和相关国际组织的不懈努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表示赞赏。
女士们,先生们,
中国是一个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中国政府十分重视气象工作和气候服务,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多层次的气候服务网络,服务范围遍及全国。我们不仅开展了气候预测和监测信息发布等一般的气候服务,而且开展了大量专业性气候服务,特别是在农业防灾减灾、防汛抗旱、防御台风、交通运输、疾病控制、森林草原防火等领域,加强气候监测、预测、预警服务,通过多种方式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信息,为政府动员各方力量开展抗灾救灾工作提供决策服务,取得了明显的减灾成果和经济社会效益,受到了国际国内的高度赞誉。2003年中国成立了北京气候中心,今年6月被世界气象组织正式认定为亚洲区域气候中心,向亚洲区域各国提供气候预测信息,促进亚洲区域气候工作发展。
中国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气候观测、研究、预测和评估,大力促进气候信息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全面推进气候服务的发展。我们将进一步树立“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以提高气候服务能力为核心,不断开拓服务领域、丰富服务产品、完善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监测预报的准确性、灾害预警的时效性、气象服务的主动性、防范应对的科学性,开发利用好气候资源,努力将与气候相关的风险控制到最低限度。为此,我们高度重视解决最基本的气候科学问题,支持相关的气候科技计划和建设项目,支持区域和国际气候信息的共享,以科学地认识气候规律。我们尤其期待全球科学家加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发展和影响规律的研究力度,加大化解水资源安全和生态系统安全面临的气候风险的研究力度,以提高自然灾害的防范能力,提高粮食安全的保障能力,提高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女士们,先生们,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尽管面临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的艰巨任务,仍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中国是第一个制定《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已经明确提出,从2005年到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10%,森林覆盖率从18%提高到20%,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由7.5%提高到10%。为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国成立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在调整经济和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发展可再生能源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不懈的努力,中国节能减排取得积极成果,2006-2008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0.1%。最近30年中国人工造林面积超过5400万公顷,是世界上人工造林最多的国家。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国家,主张通过切实有效的国际合作,携手努力,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尽管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世界经济,中国经济也受到很大影响,但我们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没有改变,行动没有松懈。我们将继续积极参与和推进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进程,推动即将召开的哥本哈根会议取得积极成果。我们将继续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基本框架,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我们主张哥本哈根会议应严格遵循巴厘路线图授权,进一步加强《公约》及《议定书》的全面、有效和持续实施,统筹考虑减缓、适应、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发达国家应该继续率先量化减排,发展中国家则应做力所能及的贡献。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施强有力的国内政策、措施和行动,承担与发展阶段、应负责任和实际能力相称的国际义务,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呵护人类共有的地球家园。
大气无国界,合作无边界。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开发和利用气候资源,不仅是中国也是全世界关注的重大问题,迫切需要各国之间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加强合作。中国政府将同国际社会一起,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行动,密切合作,推进多方面的气候服务,使气候服务更好地造福全人类,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新贡献。
祝第三次世界气候大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

最新|活动|出访|会议|论述|图片

回良玉将出席第三届世界气候大会高层会议并讲话
新华社日内瓦8月31日电(记者刘国远)由世界气象组织等主办的第三届世界气候大会31日在日内瓦国际会议中心开幕。这次为期5天的会议旨在促进气象信息和气象服务的全球共享,以便各国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气候变化现象,减少旱涝等灾害造成的损失。
世界气象组织说,这次会议的主要预期成果将是建立一个“全球气候服务框架”,其目的是帮助各国决策者获得准确、及时的气象信息以及气象预测情况,以便更好地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如热浪、沙暴、飓风、干旱和洪水等。
回良玉在里加同拉脱维亚总理东布罗夫斯基斯会谈

8月31日,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左)同拉脱维亚总理东布罗夫斯基斯抵达会谈现场。当日,回良玉在里加同拉脱维亚总理东布罗夫斯基斯举行会谈。 新华社记者 杨德洪 摄
新华社里加8月31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31日在里加同拉脱维亚总理东布罗夫斯基斯举行会谈。
回良玉向东布罗夫斯基斯转达了温家宝总理的问候。回良玉说,中拉关系发展势头良好。拉脱维亚是中国在波罗的海地区的重要合作伙伴,中方愿继续本着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推动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向前发展。
回良玉在维尔纽斯会见立陶宛总统并与立总理会谈

8月31日,立陶宛总理库比柳斯(左前)在位于维尔纽斯的总理府门外迎接正在对立陶宛进行正式访问的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右前)。新华社记者杨德洪摄
新华社维尔纽斯8月31日电(记者 杨德洪 尚绪谦)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31日在维尔纽斯会见了立陶宛总统格里鲍斯凯特,并同立总理库比柳斯举行会谈。
在会见格里鲍斯凯特总统时,回良玉转达了胡锦涛主席的问候。回良玉表示,立陶宛是中国在波罗的海地区的可靠朋友和重要合作伙伴。建交18年来,两国关系发展顺利,双方高层交往频繁,增进了政治互信。立陶宛-中国论坛的建立,为双方加深相互了解、拓展务实合作提供了新的平台。两国经贸合作富有成果,去年双边贸易额创历史最好水平。中方感谢立方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给予的宝贵支持,愿同立方共同努力,深化友谊,加强合作,推动两国关系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