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埃及沙姆沙伊赫出席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讲话。 新华社记者 李涛 摄
三、提升了中埃战略合作关系
杨洁篪说,埃及作为非洲和中东大国,在本地区和阿拉伯世界具有重要影响,是最早与新中国建交,也是最早与中国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的非洲和阿拉伯国家。中埃同为发展中大国,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和相近的诉求主张。进一步深化中埃关系不仅对两国有利,对中阿、中非关系和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团结合作都具有重要意义。埃方对温总理的到访高度重视并作出特殊礼宾安排,纳齐夫总理亲往机场迎接,穆巴拉克总统与温总理长谈,并与温总理共同主持中非合作论坛会议开幕式。访问自始至终洋溢着埃及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
温总理分别与穆巴拉克总统和纳齐夫总理会见、会谈,双方领导人回顾和总结了中埃建立战略合作关系10年来的历程,就今后两国关系发展深入交换意见。温总理肯定埃及在促进中非、中阿关系方面的重要作用,表示中方从战略上重视同埃及的友好合作关系。双方一致同意,保持高层交往,继续办好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扩大双边贸易和投资规模,加强基础设施、能源、金融领域的合作,推动人文和青少年交流,加强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气候变化等重大问题上的沟通与协调,不断充实两国战略合作内涵,为促进世界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强调中方愿与埃方加强全方位合作,丰富战略合作内涵,两国总理还共同见证了经贸、文化、海关双边合作文件的签署,并为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项目揭牌。
杨洁篪说,温总理此访成果丰硕,为中埃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四、促进了人文外交,增进了外界对中国的了解
杨洁篪说,温总理高度重视同媒体和往访国民众的对话交流。每次出访都尽量安排这样的活动。
针对国际上对中国的关注及对中非关系种种疑虑,温总理亲自决定,在中非合作论坛会议期间举行记者会,向世界阐述中国的外交方针及对非政策,澄清事实、增信释疑。温总理坦然面对各种问题。针对所谓中国掠夺非洲资源、搞“新殖民主义”的论调,温总理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中国同非洲的友好合作关系不是现在才有的,而是半个世纪前就开始了。当初,我们帮助非洲建设坦赞铁路、向非洲派出大批医疗队员,并没有从非洲拿过一滴油、一吨矿石。中国从非洲进口石油只占非洲石油出口的13%,中国在非洲的油气投资不到全球在非总投资的1/16。中国对非援助从来都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关于非洲的发展模式,温总理指出,非洲的发展应从非洲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温总理主张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呼吁发达国家向包括非洲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和资金援助。
温总理的对答充满睿智和自信,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用事实说话,让谬论不攻自破,树立了中国和平、发展、合作和负责任的形象。国际媒体迅速广泛报道,达到了预期效果。
杨洁篪说,中埃同为文明古国,两国人民的往来源远流长。温总理视察了设在开罗的中国文化中心,与我援埃教师和当地学生亲切互动,向为中埃文化交流作出突出贡献的埃方人士颁奖,勉励他们作两国友谊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温总理关心在非中资企业情况。他考察了华为公司中东北非培训中心和华晨汽车埃及工厂,强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企业要重视人员培训,提高当地员工素质,把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留给当地,提高所在国自我发展能力,作中外友好合作的促进者。他要求中资企业守法经营、守信经营、承担社会责任,与当地社会和谐相处,为所在国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温总理的亲和力和感召力拉近了中国同非洲的距离,加深了中埃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好感情,在当地传为佳话。
杨洁篪说,温总理怀着友谊与合作的愿望前往埃及,带着希望与信心离开埃及。我们相信,中埃、中阿、中非友好关系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