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领导活动
 
刘延东17日在河北和北京考察国家天文台观测基地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4月17日   来源:新华社

刘延东在考察国家天文台观测基地时强调
厚植基础 自主创新 努力提升我国基础研究水平

    新华社北京4月17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4月17日在考察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河北兴隆观测站和北京密云观测站时强调,要面向国家战略,瞄准世界前沿,重视原始创新,夯实基础条件,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

    刘延东认真考察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缩比样机和绕月探测工程地面数据接收系统后指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成为当代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研究的重要平台。作为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的LAMOST的研制成功,是广大天文科技工作者长期基础研究积累的原始创新成果和勇攀世界科学高峰的智慧结晶,标志着我国天文观测设备从跟踪模仿到自主创新的重大跨越。她要求加强对LAMOST、FAST等重大天文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管理,提高运行服务水平,为天文研究提供世界一流的观测平台。

    刘延东强调,基础前沿领域的长期积累是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力量源泉,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科学基础。要超前部署,加大投入,加强基础研究,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要培养和造就优秀人才,加强科研队伍建设,凝聚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基础研究,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要突出支撑引领,提炼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着力突破带动技术革命、促进产业振兴的前沿科学问题,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推进我国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在考察中,刘延东出席LAMOST冠名为“郭守敬望远镜”揭牌仪式并为其揭牌。据悉,LAMOST是我国自主设计的新型大视场和大口径的光学天文望远镜,单次观测最多可同时获取4000条天体光谱,是目前国际上光谱获取率最高的大视场望远镜。

    最新|活动|出访|会议|论述|图片

我国有望2011年年初在冰穹A正式建立南极天文台

    记者近日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中国南极天文中心了解到,我国天文学家正在南极冰穹A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若干光学、红外和亚毫米波天文观测设备,并有望在2011年年初在冰穹A正式建立南极天文台。海拔4093米的冰穹A是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也是地球上气温最低点,被称为“不可接近之极”。冰穹A是目前地球上已知的天文观测条件最好之处。 >>>详细阅读

我国第一架近地天体望远镜在紫金山天文台运行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施密特型近地天体望远镜26日通过中科院组织的专家组验收鉴定。这标志着我国第一架近地天体探测望远镜有了自己的“身份证”,进入正式运行阶段。据了解,这架目前国内唯一的近地天体望远镜具备口径大、视场大、探测能力强等特点,观测水平在国际同类望远镜中居前列。为及时搜索出对地球存在潜在威胁的近地天体,在科技部、中科院和江苏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紫金山天文台和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联合研制了这台1米近地天体探测望远镜。 >>>详细阅读

 
 
 相关链接
· 刘延东: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建设要充分发挥专家作用
· 刘延东:加强科研诚信学风建设 促科学事业健康发展
· 刘延东:凝聚共识 齐心协力制定好教育规划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