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厦门12月26日电 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周年庆祝大会26日在厦门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来贺信。全文如下:
致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周年的贺信
福建省委、省政府,厦门市委、市政府:
值此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周年之际,我谨向特区广大建设者表示热烈祝贺和诚挚问候,向关心支持特区建设的各有关方面和海内外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30年来,在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全国的大力支持下,在历届福建省委、省政府和厦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带领下,厦门经济特区坚持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创新,不断扩大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人民群众生活发生巨大变化,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窗口和示范带动作用,为推动两岸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作出了独特贡献。实践充分证明,中央关于兴办经济特区的决策和部署是完全正确的。
现在,厦门经济特区正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希望你们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牢牢把握国家支持经济特区深化开发开放的宝贵机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敢于先行先试,勇于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加快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更好服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努力谱写厦门经济特区各项事业发展新的辉煌篇章。
胡锦涛
2011年12月25日

谱写壮丽篇章—写在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周年之际
新华社福州12月21日电(记者 涂洪长)30年前,厦门经济特区在湖里小渔村破土建设,如今,特区迎来了“而立之年”。30年间,在这片白鹭翻飞、三角梅盛开的土地上发生了沧桑巨变。
30年风雨兼程,30年开拓进取。从最初的湖里工业区2.5平方公里起步,到1984年扩大到全岛131平方公里,再到2010年扩大到全市1699平方公里,30年间厦门经济特区面积不断扩大,经济社会迅速发展。 >>>详细阅读
厦门经济特区30年来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纪实
新华社福州12月16日电(记者涂洪长 项开来)海天寥廓,白鹭翩飞。
2011年之冬,厦门经济特区迎来30岁生日。
30年,厦门经济特区的巨大发展变化让人瞩目:从昔日的海防前线变为对台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从偏居东南的海岛小城成为海峡西岸中心城市;从区域经济龙头走向国际知名的魅力之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厦门特点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之路。
三十而立,跨越今又从头;抚昔追远,奋斗未有穷期。 >>>详细阅读
厦门创新社会管理:坚持民生优先 筑牢和谐根基
新华社福州12月17日电(记者项开来、涂洪长)在全国五大经济特区中,厦门市的经济总量、人口规模都不是最高的,但厦门市在城市文明程度、社会和谐水平方面,却始终走在前列,这得益于30年来厦门市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打造文明和谐宜居之城。
厦门的经验在于,坚持民生优先,让广大群众最大程度共享特区发展成果;坚持两个文明并举,努力提升城市文明素质;坚持民意为重,实现政府决策与群众诉求良性互动。 >>>详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