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在会见地质勘查先进集体时指出
大力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能源资源支撑
6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全国模范地质队——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先进事迹报告团。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
新华社北京6月21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21日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了全国模范地质队—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先进事迹报告团。他说,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需要,弘扬地质工作者牢记使命、献身事业的优良传统,大力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立足国内增强能源资源保障能力,更好地服务现代化建设。
报告团成员向李克强介绍了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建队50多年来坚持理想信念,通过不懈努力,开拓创新,取得了丰硕的找矿成果。李克强说,地质大队几代员工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兢兢业业、攻坚克难,创造了不平凡的成绩。你们是全国地勘队伍的杰出典范,正因为有全国百万地质勘查工作者在深山老林、荒野大漠中默默奉献,我国地质勘查和能源资源事业才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和辉煌。
李克强指出,矿产资源是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我国推进工业化、城镇化面临的最大瓶颈制约之一。当前,国际能源资源价格大幅波动,供求形势复杂多变,制约因素明显增多,同时页岩气、油砂油等勘查开发取得突破,一些国家特别是大国调整能源战略和政策,努力提高能源供给的独立性。在这种情况下,维护我国能源资源安全,既要节流、又要开源,既要利用国际市场、更要挖掘国内潜力,地质工作在这方面处于先行地位,立足国内实现找矿突破是国家行动,是扩内需调结构促发展的战略举措。只有增强国内资源保障能力,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下更好地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满足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资源的需求。
李克强说,找矿就是寻宝。我国地域辽阔、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但地质勘查程度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和能源资源富有国家的水平,在西部不少地区还处在小比例尺概略调查阶段,东中部地区勘探深度大多还在500米以浅,资源勘探大有舞台和潜力。找矿的关键在人,既要增加投入,创新体制机制,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励。他勉励七大队在艰难崎岖的找矿路上继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希望广大地质工作者努力学习先进,积极投身找矿突破主战场。围绕优质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等重点,广泛应用世界先进找矿技术,加大勘探力度,织密勘查网络,把埋在地下的宝藏更多地找出来。顺应国际非常规能源开发、海洋资源开发等趋势,拓展矿产勘查新领域、新空间。建立多元化投资平台,形成找矿合力。大家共同努力,实现找矿突破行动目标,为国家振兴、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李克强最后说,地质勘查工作辛苦,家属也付出了很多。各级政府要继续关心和支持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解除后顾之忧。
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等参加了会见。
会见活动结束后,中宣部、国土资源部和浙江省委在人民大会堂联合举行了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先进事迹报告会。报告团5位成员介绍了七大队一代代地质工作者坚守精神高地,开拓进取,凝心聚力推动共和国地质找矿事业发展的光辉历程。各主办单位负责同志,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干部代表,国土资源系统干部职工代表,武警黄金指挥部官兵参加报告会。
最新|活动|出访|会议|论述|图片

国土资源部原则通过"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方案"
3月1日上午,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主持召开第6次部长办公会,审议并原则通过《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方案》。
会议指出,国务院第17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由国土资源部、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联合编制的《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年)》。根据《纲要》的总体思路和要求,国土资源部编制了《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方案》,阐明了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以及总体部署,从基础地质调查与研究、重要矿产勘查、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三个方面,提出了基础地质调查、油气资源调查、矿产远景调查、地质科技攻关、油气资源勘查、重要固体矿产勘查、老矿山找矿、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等八项任务。 >>>详细阅读
云南"3年地质找矿行动"以来发现矿产资源数十亿吨
新华社昆明4月23日电(记者 孙敏)记者从云南省国土资源厅了解到,云南自2010年启动实施全省“3年地质找矿行动”计划以来,累计新发现各种矿产资源量已达数十亿吨。
据介绍,云南地处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的碰撞接合带,地质构造作用强烈,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43种,其中探明储量居全国前十位的矿产有65种。 >>>详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