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听取2011年中央决算报告、2011年度审计工作报告
和关于保障饮用水安全工作情况报告等
吴邦国出席会议

6月2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吴邦国委员长出席会议。新华社记者 丁林 摄
新华社北京6月27日电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27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听取国务院关于2011年中央决算的报告、国务院关于2011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2011年中央决算审查结果的报告,听取国务院关于保障饮用水安全工作情况的报告等。
吴邦国委员长出席会议。会议由韩启德副委员长主持。常委会组成人员145人出席会议,出席人数符合法定人数。
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2011年中央决算报告和中央决算草案。谢旭人说,2011年中央公共财政收入51327.32亿元,完成预算的111.9%,比2010年增长20.8%。加上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1500亿元,使用的收入总量为52827.32亿元。中央公共财政支出56435.32亿元,完成预算的103.8%,比2010年增长16.8%。加上用于补充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892亿元,支出总量为59327.32亿元。中央公共财政收支总量相抵,赤字6500亿元,比预算减少500亿元。2011年末中央财政国债余额72044.51亿元,控制在年末国债余额限额77708.35亿元以内。
谢旭人说,汇总各项支出,2011年中央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文化方面的民生支出合计11659.31亿元,增长30.7%;用在农业水利、公共交通运输、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等方面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支出合计13944.32亿元。中央财政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和一般性转移支付支出经地方统筹安排后也大部分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2011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合计10497.7亿元,增长22.4%。
谢旭人说,2011年中央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但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项目管理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下一步将进一步提高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着力强化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提高预算管理规范化水平;着力抓好管理基础工作和基层建设,夯实预算管理基础;着力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着力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积极防范财政风险;着力推进预决算公开,进一步提高财政运行透明度;着力强化财政监督,切实保障财政资金安全。
受国务院委托,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报告了2011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从审计情况看,2011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总体较好,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刘家义逐一报告了中央财政管理审计情况,中央部门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审计情况,县级财政性资金审计情况,重点民生项目及其他专项审计情况,重大投资项目审计情况,汶川、玉树、舟曲灾后恢复重建跟踪审计情况,土地和资源环境保护审计情况,金融审计情况,企业审计情况以及审计查出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的情况。下一步,审计署将继续做好审计结果公告工作,并按国务院要求督促有关方面认真整改。刘家义还提出了加强财政管理的意见:一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健全统一完整的政府预算体系;二是加强财政制度建设,提高预算执行效果和预算公开质量;三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四是清理规范税收优惠和变相减免财政性收入等政策,维护税法的统一公平;五是加强财政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协调配合,发挥宏观调控的整体合力。
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石秀诗作的关于2011年中央决算审查结果的报告。财经委认为,2011年中央决算总体情况是好的,建议批准这个决算草案。同时,建议国务院责成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对存在的问题认真进行整改,并在2012年年底前将纠正、改进情况和处理结果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针对2011年中央决算反映出的问题,财经委建议:改进预算编制和执行,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完善决算编制,加强财政监督,深化财税改革。
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杜鹰做了关于保障饮用水安全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认为,近年来,各地区、有关部门把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进一步加大了工作和投入力度,工程建设显著加快,监管力度持续加强,城市和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饮用水状况总体安全。
报告指出,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矛盾突出,结构性污染依然严重,水环境质量堪忧,对饮用水安全保障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城市,水源地水质状况不容乐观、部分地区供水能力不足、供水水质不达标问题突出、体制机制有待健全、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亟需完善;在农村,供水设施仍较为薄弱,工程建设管理难度大,工程长效运行机制需进一步完善,水源保护和水质保障相对薄弱,部分地区基层管理和技术力量不足。
杜鹰报告了下一步工作措施,主要包括:严格责任落实,加强饮用水水源建设、保护和管理,加快城市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强化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和管理,加强监测能力建设,加强监督管理,加大投入保障力度,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加强科技支撑,加强公众参与等。
会议审议了吴邦国委员长访问荷兰、克罗地亚、卢森堡和西班牙四国情况的书面报告。
会议还听取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黄镇东作的关于个别代表的代表资格的报告。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路甬祥、乌云其木格、华建敏、陈至立、周铁农、李建国、司马义·铁力瓦尔地、蒋树声、陈昌智、严隽琪、桑国卫出席会议。
国务委员戴秉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负责人,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成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负责人,部分全国人大代表等列席会议。

吴邦国接见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参研参试单位代表

6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亲切接见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参研参试单位代表。新华社记者 刘建生 摄
新华社酒泉6月17日电(记者 霍小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17日上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亲切接见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参研参试单位代表。他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胡锦涛总书记,向参加工程研制、建设、试验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8时35分,吴邦国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试验指挥楼前广场,同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参研参试单位代表亲切握手、合影留念,随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详细内容
吴邦国13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斯里兰卡议长恰马尔
新华社北京6月13日电(记者 廖雷)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13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斯里兰卡议长恰马尔。
吴邦国说,中斯是传统友好近邻,两国交往源远流长。中斯关系历经国际和地区风云变幻的考验,始终保持平稳健康发展,不愧为真正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当前中斯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双方高层交往频繁,政治互信不断加深,经贸合作成果丰硕,人文交流日益活跃。今年是中斯建交55周年和《米胶协定》签署60周年,希望双方以此为契机,保持高层互访势头,加强政府、议会、政党、地方等各方面人员往来,增进相互了解,在涉及对方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继续给予坚定支持,中方支持斯根据本国国情选择的发展道路;深化务实合作,共同推进在农业、渔业、海洋、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互利合作,中方支持中国企业扩大对斯里兰卡的投资,参与斯里兰卡战后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活跃教育、旅游、文物保护等领域的交流,夯实友好基础;加强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机制下的沟通协调,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为中斯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