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皮革领域7项国家标准发布

2025-11-10 18:29 来源: 市场监管总局网站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7项皮革领域国家标准。这些标准紧密结合皮革行业生产实际与质量控制核心需求,从原料质量、物理性能、色牢度测试三个方面提出明确要求,旨在进一步提升皮革产品品质,推动行业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

规范皮革原料质量,筑牢产品生产根基。《皮革 绵羊蓝湿革 规范》(GB/T 22883—2025)、《皮革 山羊蓝湿革 规范》(GB/T 22887—2025)2项国家标准,分别对绵羊蓝湿革、山羊蓝湿革的产品质量作出规范,明确原料选用、感官质量、收缩温度、有害物质含量等关键指标及试验方法,从源头严格把控原料品质,确保蓝湿革能精准匹配后续各类皮革产品的加工需求,为下游生产环节奠定可靠基础。

细化物理性能测试,精准评判皮革品质。《皮革 耐折牢度的测定 第1部分:挠度仪法》(GB/T 39368.1—2025)、《皮革 物理和机械试验 抗张强度和伸长率的测定》(GB/T 46469—2025)、《皮革 沾污性能的测定 第2部分:马丁代尔摩擦法》(GB/T 41424.2—2025)3项国家标准,规定了皮革物理性能测试方法,通过模拟皮革在日常使用中受力、摩擦等场景,精准评估产品的耐折性、强韧性与抗沾污能力,为评判皮革产品性能提供科学依据,助力企业有针对性优化生产工艺,全面提升产品质量。

完善色牢度测试要求,保障外观稳定。《皮革 色牢度试验 试验通则》(GB/T 46471—2025)、《皮革 色牢度试验 颜色迁移到聚合物上的色牢度》(GB/T 46470—2025)2项国家标准,为皮革色牢度试验确立了统一规范与指导原则,确保所有试验在一致环境下开展,大幅提升试验结果的可比性与准确性。同时,明确皮革颜色迁移到聚合物上的色牢度测试方法,有效评估皮革在长期使用中表面颜色向聚合物配件迁移的风险,保障皮革产品的外观质量与色彩稳定性。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穆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