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23日电
历史上的今天 5月24日
图为哥白尼的画像。新华社发
1543年5月24日,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逝世,享年70岁。在他弥留之际,他的不朽名著《天体运行论》一书得以问世。哥白尼的日心学说不但以简单完美的形式吸引了天文学家的注意,更由于他冲破了中世纪的神学教条,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宇宙观念而引起了一场伟大的“哥白尼革命”。
1905年5月24日,肖洛霍夫诞生。肖洛霍夫是苏联著名作家,196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他们为祖国而战》,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等。

这是抗日民族英雄马本斋领导的回民支队(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1939年5月24日,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回民抗日武装冀中回民支队成立,马本斋任司令员。6年中,回民支队共进行大小战斗870余次,歼日伪军3.6万人。
1987年5月24日,中国羽毛球队囊括在北京举行的第5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全部金牌,包揽男、女单打,男、女双打,混合双打5项冠军。
1991年5月24日,国务院第83次常务会议决定,从1991年起,将每年的6月25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颁布日,定为全国土地日。1991年的6月25日是第一个全国土地日,主题是“土地与国情”。
1993年5月24日,由中国著名导演陈凯歌执导的中国电影《霸王别姬》获得第4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金棕榈奖。这是中国在戛纳电影节历史上首次捧得金奖。和《霸王别姬》同时获金棕榈奖的还有澳大利亚影片《钢琴课》。这是11年来戛纳电影节首次一致投票通过,将金奖同时颁给两部电影。
1993年5月24日,厄立特里亚正式独立,成为非洲大陆第53个主权国家。厄立特里亚原是埃塞俄比亚的一部分,1993年4月27日宣布独立。厄立特里亚位于非洲之角,面积12万平方公里,人口350万,由9个民族组成,信奉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居民各占一半。首都阿斯马拉。当日,中国与厄立特里亚建交。
2001年5月24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是进入新世纪后,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一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总结《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以来的成就和经验,讨论《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部署今后十年的扶贫开发工作。
2002年5月2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布什在莫斯科签署《俄美关于削减进攻性战略力量条约》和《俄美新战略关系联合宣言》。条约规定在2012年年底前,俄美两国将各自的核弹头数量削减到1700枚至2200枚。这是冷战结束近10年来两国第一次签署大规模削减核武器的协议。(新华社记者杨文荣、苏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