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倡廉是政府全面履行职能、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温家宝总理在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深入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认真落实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各项任务和各项措施。2006年要集中开展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矿产开发、药品流通和政府采购等领域商业贿赂专项治理行动,坚决纠正不正当交易行为,依法查处商业贿赂案件。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业不正之风,着力解决教育乱收费、医疗高收费等突出问题。
集中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近年来,商业贿赂在一些行业和领域蔓延,已经成为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一些企业事业单位及其经营人员为推销、购买商品或服务,向相关单位或个人行贿;一些带有垄断性质的企业事业单位及有关人员,利用掌握的资源接受或索取贿赂;一些企业事业单位为获得交易机会、条件或其他利益,拉拢、贿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一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手中的权力参与或干预企业事业单位的经营活动,吃拿卡要,索贿受贿,谋取不正当利益。商业贿赂违背公平竞争的市场原则,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妨碍资源合理配置,影响投资环境;增加企业经营成本,造成国家税收损失;为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大开方便之门,直接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商业贿赂败坏职业道德,毒化社会风气,腐蚀党政干部和企业事业单位从业人员,滋生腐败行为和经济犯罪,已成为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大公害,必须坚决予以治理。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要着力解决公益性强、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问题,重点治理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政府采购以及资源开发和经销等领域的商业贿赂行为;坚决纠正企业事业单位及社会中介机构违反商业道德和市场规则、影响公平竞争的不正当交易行为,依法查处违反法律法规给予和收受财物和其他利益的商业贿赂案件,严格规范市场交易秩序;要严肃查处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参与或干预企业事业单位经营活动,谋取利益、索贿受贿的行为,加强对政府公务员的管理和监督,严格规范行政权力运行。
加强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监督检查。一是增强贯彻中央决策的自觉性,确保政令畅通。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坚决维护中央决策的权威性、统一性、严肃性,决不能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决不允许各行其是,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真正做到令行禁止,提高政府的执行力。二是坚持求真务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办任何事情,都必须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把积极进取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爱惜民力,珍惜财力;所做的一切工作,都要讲求实效,不做表面文章。要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政绩的根本标准。
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群众利益。近两年,党和政府对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有些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有些方面人民群众还不满意。对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要抓住不放,一抓到底。2006年要在继续解决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损害群众利益等问题的同时,在以下三个难点问题上取得新的进展。一是深入治理教育乱收费,切实解决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要加大对各级各类学校收费管理的力度。全面落实收费公示制。2006年要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收费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和规范,清理规范后保留的收费项目,要在当地政府门户网站或通过其他方式予以公布,方便群众查询和监督。对违反规定乱收费的,要严肃处理有关责任人,直至撤销职务。二是坚决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努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要大力整顿医疗服务秩序和药品、医疗器械流通秩序。要深化药品、医疗器械购销体制改革,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减少流通环节,减少中间盘剥;要加强对药品和医疗耗材价格的监管,防止变相涨价和层层加价。要切实加强医院管理,规范医院和医生的用药和治疗行为,坚决杜绝开单提成,遏制乱检查、乱开药、乱收费。要加大对医疗卫生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的处罚力度,典型案例要公开处理。三是严肃查处安全生产领域的失职渎职和腐败问题,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势头。当前安全生产特别是煤矿安全生产问题依然很突出。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有法不依、有章不循,安全生产措施和管理不到位。一些地方、企业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失职渎职,有的甚至入股煤矿或参与经营,成为不法矿主的保护伞。2006年要以预防煤矿重特大事故为重点,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要坚决落实不合格煤矿停产整顿和关闭措施,加快煤矿安全设施、技术改造。继续清理和纠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国有企业负责人投资入股煤矿问题。要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煤矿负责人和生产经营管理人员下井带班制度。各地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安全监督监察责任,加大责任追究和处罚力度,严肃查处事故背后的腐败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国研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