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加强对公务员的管理教育和监督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3月15日   来源:国务院办公厅

    当前,加强公务员的管理、教育和监督,重要的是全面贯彻实施好公务员法。要通过公务员法的实施,完善公务员管理体制和机制,促进公务员队伍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进程,为克服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提供制度保证。

    进一步做好公务员法的学习、培训和宣传。要继续把学习、宣传公务员法作为2006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使社会各界了解公务员法,使广大公务员准确理解公务员法的精神实质、基本原则和具体规定。要抓紧完成公务员法全员轮训工作,特别是积极做好各级领导干部公务员法的培训;要将公务员法的培训列入新录用公务员和各级公务员任职培训的主要内容,加强公务员法的宣传工作,营造学法、用法、执法、守法的良好氛围。

    做好公务员管理规范化的各项基础工作。2006年要重点做好公务员登记、职务与级别确定和工资套改等入轨运行工作。一要明确公务员法的实施范围。按照公务员法对公务员的界定,公务员法在中国共产党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查机关和民主党派机关这七大机关实施。行使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要进行重新确认和审批。二要严格进行公务员登记。公务员登记是实施公务员法的基础性工作,要坚持依法办事,严格按照规定确定实施公务员法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在规定的范围内,按照登记的标准、条件和程序,核准登记对象,履行登记程序,避免走过场。2006年上半年完成中央机关和省级机关的公务员登记工作,2006年底前完成地级以下机关登记工作。三要确定公务员的职务与级别。合理设置和确定公务员职务与级别,是对公务员进行科学管理的基础。在编制和职数范围内合理设置职位,确定公务员的职务与级别。对超出职数的要采取措施,逐步消化。四要完善非领导职务设置与管理,主要体现对不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的工作职责和能力要求,为公务员提供更宽的职业发展空间和晋升阶梯。五要进行工资套改,着力点是改革制度,严肃纪律,规范秩序和建立新的机制,逐步形成一套科学规范的公务员工资分配制度,而不是简单地增长工资。

    抓好公务员法配套法规建设。要统筹规划,抓紧研究,成熟一个,出台一个,力争用三到五年的时间,逐步建立完备的法规体系。要抓紧出台立法基础较好的配套法规,包括录用、任职定级、竞争上岗、考核、调任、回避、处分、申诉等规定。对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聘任制等公务员分类管理问题,要在试点的基础上,积极研究论证。在公务员法配套政策法规出台前,各地区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公务员法的规定和原则,依法办事;如确需制定出台有关具体政策,要与公务员法的规定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通。配套法规出台后,各地区各部门都要严格执行配套法规。要对照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政法规,对现行有关法规、规章及文件等进行清理,凡与公务员法相抵触的,一律停止执行。

    积极推进公务员管理机制和队伍建设。要以贯彻实施公务员法为契机,按照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队伍的目标要求,突出抓好公务员队伍的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各级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忠于职守,勤勉尽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顾全大局,加强纪律性,作到令行禁止,不折不扣地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要求真务实,力戒空谈,克服官僚主义、形式在主义、弄虚作假和浮夸作风,把各项任务和部署真正落到实处。要把公务员的能力建设贯穿公务员队伍建设始终。坚持“凡进必考”。继续完善考试内容和方法,打破身份、地域限制,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公务员队伍中来。不断提高公务员促进发展、推动改革、维护稳定的本领,不断提高公共行政、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的本领,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不断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本领,不断提高善于学习、善于调查研究、善于自主创新的本领。提高公务员这五个方面的本领,就必须抓好学习培训和实践锻炼这两个关键环节。要继续按照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要求,制定下发2006-2010年公务员培训纲要,切实抓好各类公务员培训工作。发挥实践锻炼在提高公务员队伍能力中的作用,逐步加大从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中考录公务员的比例,建立公务员下基层锻炼制度。要全面加强对公务员的监督。特别是加强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监督,抓住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建立健全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民主评议、戒免谈话和质询等制度。研究建立以能力与业绩为导向、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服务对象有效参与评价、适合各级各类机关特点的公务员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国研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