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3月18日   来源:国务院办公厅

    《纲要》提出,要“高度关注人民健康,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认真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十一五”期间,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是继续加强公共卫生。加强化学中毒与核辐射医疗救治基地建设,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全面提升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的总体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建立规范、科学、有序的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处置和指挥能力。继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二是着力加强农村卫生。加大政府投入力度,以巩固和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目标,重点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到2010年形成基本设施齐全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和建立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农民提供安全、有效、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整体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和医疗保障水平。

    三是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主要通过调整现有城市卫生资源,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收支两条线管理和配套实行药品集中配送、零差率制度以及医药分开等试点,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形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预防保健机构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方便群众就医,减轻费用负担。

    四是努力发展中医药。在城市,重点加强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和重点中医医院建设,推动开展重大疾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在农村,加强以县级中医医院、乡镇卫生院中医科、村卫生室为主体的中医药服务。实施中医药标准化建设规划,强化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的意识。加强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促进中医药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五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按照《规划纲要》提出的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向,一是推进办医体制改革。在政府努力增加投入同时,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大力吸引社会资源,逐步建立投入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创造公平竞争的体制环境;二是规范医药市场秩序,完善医药价格形成和监管机制,进一步深化医药分开和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完善医疗机构补偿机制,解决“以药养医”问题。进一步扩大药品政府定价范围、降低政府定价药品价格,加强对实行市场调节价药品价格的管理,加大监管力度,规范医院和医生的诊疗和用药行为,控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发展改革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