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稳步推进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建设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4月22日   来源:国务院办公厅

    自1988年以来,国务院实施了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工程(简称“长治”工程),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三峡库区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4万平方公里,其中改造坡耕地、兴修水平梯田203.55万亩,营造水土保持林775.1万亩,栽植经果林274.07万亩,种草709.45万亩,实施封禁治理729.08万亩,推行保土耕作措施512.69万亩,修建谷坊、拦沙坝、蓄水塘坝2.07万座,蓄水池、水窖5.4万个,排洪、引水沟渠4.69万公里。工程总土石方量达3亿多立方米,总投工4.45亿工日。国家投资5亿余元。此外,长江上游滑坡、泥石流预警系统在库区内建立1个一级站、2个二级站和21个监测预警点,分布于库区的14个县(市、区),直接监控滑坡体积达15821万立方米、人员52.954万人、财产21.21亿元。

    截至2005年12月底,25个库区县的周边绿化带工程建设共完成营造林任务35.3万亩。全年退耕还林计划任务已全部完成,历年造林的面积核实率、保存率均达到98%以上。天然林保护工程公益林建设资金全年用于库区的中央投资2320万元,下达人工造林任务11万亩,封山育林10万亩,已于当年完成全部封育面积和人工造林任务。三峡珍稀植物园已成功迁地抢救和保护了库区珍稀植物178种30806株,对该区域内约40种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的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

    三峡办与团中央及有关部委共同组织了“保护母亲河,美化新三峡”活动及三峡水库周边绿化带示范区建设启动仪式。2005年示范区已完成造林2700亩,纪念园造林300亩。(三峡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