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加强与三峡工程有关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4月22日   来源:国务院办公厅

    三峡工程建设因淹没和改变长江水文情势等原因,将对水生生物和陆生植物带来一定的影响。按照三峡工程枢纽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三峡工程拟补偿建立3个珍稀和特有鱼类自然保护区,分别是长江上游珍稀和特有鱼类自然保护区、湖北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和长江口中华鲟幼鱼自然保护区。2005年,长江上游珍稀和特有鱼类自然保护区、长江口中华鲟幼鱼自然保护区已经完成保护区建设的前期工作,计划在2006年上半年正式启动。湖北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建设顺利进行,基地主体工程建设基本完成,预计在2006年6月工程完工。同时,为了加大珍稀鱼类保护力度,三峡办和农业部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共同组织了珍稀鱼类增殖放流,分别在湖北荆州、长江口等地开展了中华鲟等珍稀鱼类放流。陆生植物保护方面,2005年,继续开展珍稀和特有植物保护工作,特别是疏花水柏枝和荷叶铁线蕨的抢救性保护。(三峡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