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青海玉树地震专题>> 地震常识
 
灾区防疫:灾区群众要警惕蚊虫传播的传染病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5月22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5月22日专电(杨步月、黄显斌)传染病防治专家、解放军302医院杂病科副主任医师姜天俊提醒灾区群众警惕蚊虫传播的传染病。

    目前,汶川地震灾区正值夏季,天气潮湿,污水较多,正是蚊虫孳生的理想场所,蚊虫能传播许多严重的传染病,比如让人寒战、高热的疟疾,致人昏迷、痴呆的乙脑等。

    姜天俊建议人们采取以下措施加以预防:

    1、防蚊、灭蚊、驱蚊。注意引流居住地附近的污水,消灭躲藏在倒塌建筑物下面、瓦罐、树洞等隐蔽部位的蚊虫;睡觉的地方最好有蚊帐,周围喷洒驱蚊药剂;饮用水加盖、勤换水;野外救援时尽量穿吸汗的长袖服装,裤腿要包扎严实,必要时戴防蚊面罩。

    2、有条件者在夏季来临之前注射乙脑疫苗。

    同时,随身携带风油精备用。万一出现寒冷、高热、举动异常等症状,要及时与医生联系,寻求帮助。

灾区群众应严防老鼠等动物传播的传染病

    新华社北京5月22日专电(杨步月、黄显斌)目前,汶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卫生防疫工作成为重中之重。传染病防治专家、解放军302医院杂病科副主任医师姜天俊就此告诫人们,严防老鼠等动物传播的传染病。

    姜天俊说,地震后,灾区的老鼠等动物也处在极度恐慌之中,已经死亡和从洞中跑出来的老鼠明显增多。老鼠能传播不少疾病,比如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等。

    预防措施如下:防鼠、灭鼠,圈养动物;对动物粪、尿消毒后集中处理;临时居所应建在地势较高、干燥、向阳地带,四周挖防鼠沟,保持一定坡度;床铺应距离地面两尺以上,尽量不睡地铺。

    姜天俊提醒灾区群众接触粪便、污物最好戴手套和口罩;救援作业地有污水的或在雨中的,救援人员应穿长筒胶靴;食品要放置在安全地方,避免老鼠触及。

    相关链接:几种主要传染病的潜伏期

    新华社北京5月22日专电 传染病防治专家、解放军302医院杂病科副主任医师姜天俊日前接受记者采访,介绍了灾区容易发生的几种主要传染病的潜伏期。

    它们是:血吸虫病的潜伏期通常为40天,最短30天,最长60天;钩端螺旋体病的潜伏期通常为7天到10天,最短3天,最长20天;流行性出血热的潜伏期通常为14天到21天,最短3天,最长60天;间日疟的潜伏期通常为14天,最短10天,最长20天;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潜伏期通常为10天到14天,最短4天,最长21天;细菌性痢疾的潜伏期通常为1天到3天,最短数小时,最长7天;伤寒的潜伏期通常为10天到14天,最短3天,最长42天;副伤寒的潜伏期通常为6天到8天,最短2天,最长15天;霍乱的潜伏期通常为1天到2天,最短数小时,最长7天;甲肝的潜伏期通常为30天,最短15天,最长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