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2月16日至3月3日,第六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形势下于北京召开。
1956年初,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进入高潮,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基本解决,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历史时期。毛泽东同志在1956年1月25日召开的最高国务院会议上,高度评价我国用和平方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经验。他指出:“在我国条件下,用和平的方法,即用说服教育的方法,不但可以改变个体所有制为集体所有制,而且可以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为社会主义所有制。”毛主席提出:“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决定一切的是要有干部,要有数量足够多的、优秀的科学技术专家,同时要继续巩固和扩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我国人民还要同世界各国人民团结一起,为维护世界的和平而奋斗。中共中央在一月份召开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周恩来同志在会上作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总结了建国以来对知识分子工作的经验教训,强调指出,为了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体力劳动同脑力劳动的密切合作,依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兄弟联盟”。他指出,我国知识分子的政治面貌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他们中间的绝大多数已经成为国家工作人员,已经为社会主义服务,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正确地解决知识分子问题,更充分地动员和发挥他们的力量,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是努力完成过渡时期总任务的一个重要条件。毛泽东同志到会讲话,他强调指出,我国经济上还没有独立,科学上也没有独立,文化落后,要实现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必须充分尊重知识分子。他号召全党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同党外知识分子团结一致,为迅速赶上世界科学先进水平而奋斗。
为了适应1956年初我国这种新的形势和任务,继续巩固、扩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广泛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中央统战部经过集体研究,由李维汉同志主持起草了《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二年统一战线工作的方针(草案)》(简称《七年方针(草案)》。在这个《七年方针(草案)》中,分析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内部阶级关系的深刻变化,提出“我们的国家已经开始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我国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成了社会主义的统一战线。”“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已经成为参加社会主义工作的组织,已经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团体。”“今后统一战线内部的阶级矛盾,将更经常、更集中地从机关、学校和企业内部的业务工作和学术研究上表现出来,表现为对待这些问题上不同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的思想和作用。这就使教育的方法成了阶级斗争的基本方法(无论在政治上、思想上和工作上),教育工作成了统一战线工作的中心任务。”
《七年方针(草案)》1月28日报送中央。2月初,周恩来同志审阅此稿后,认为把我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说成是“社会主义的统一战线”,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已经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团体”不妥,当即向中央统战部的负责同志指出,并要求对文件稿作适当修改。1956年2月6日,周恩来同志在二届政协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上的讲话中,肯定我国统一战线从开国起就带有社会主义性质,同时指出不要把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改为社会主义统一战线。理由是:第一,从性质上说不完全。同时,还有另一种不完全,好象中华人民共和国过去是一种性质,现在才是社会主义性质,这样不对。我们从一开始就是社会主义,就是逐步完成和逐步实现,特点就是过渡,这也是最本质的东西。今天我们不能说已经变了性质。第二,我们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成员也不能说今天以前是人民民主的,今天以后就够社会主义成员的条件了。我们还有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嘛,怎么能说都是社会主义成份了呢?还要有一个过程,人民团体里头还有工商联,民主党派里还有代表资产阶级的党派,海外华侨里头有很多是资本家,各民族现在还有贵族。毛主席说,要把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士都包括进去,使我们的统一战线一天天更广泛、更巩固。现在改变名称不太好,一改名,就把统战范围弄窄了,弄混了。随后,李维汉同志主持对《七年方针(草案)》作了修改,重新报送中央,经中央审核同意,提交这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