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的主要特征
中国政府网
 

    1.地形多种多样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有雄伟的高原、起伏的山岭、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还有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大小盆地。陆地上的5种基本地形类型,中国均有分布,这为中国工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条件。


    2.山区面积广大通常人们把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称为山区。中国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这是中国地形的又一显著特征。山区面积广大,给交通运输和农业发展带来一定困难,但山区可提供林产、矿产、水能和旅游资源,为改变山区面貌、发展山区经济提供了资源保证。


    3.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势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其北部与东部边缘分布有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是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分布着大型的盆地和高原,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其东面的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是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分布着广阔的平原,间有丘陵和低山,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如果通过北纬32°线,自西向东作一幅中国地形剖面图,从西部的大高原,到中部的盆地,再到东部平原,西高东低,呈阶梯状逐级下降的地势特点十分明显。


    从中国陆地的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面以下延伸,就是浅海大陆架,这是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一般深度不大,

 

各类地形所占比例%
山 地 高 原 盆 地 丘 陵 平 原
33.3 26.04 18.75 9.9 11.98
各级海拔高度所占比例%
>3000 >2000 >1000 >500 <500
25.86 7.04 24.99 16.93 25.18


    坡度较缓,海洋资源丰富。中国近海大陆架比较广阔,渤海和黄海的海底全部、东海海底的大部分和南海海底的一部分,都属浅海大陆架。目前,开发海洋资源,尤其是石油资源主要是在大陆架上进行的。

海洋资源状况

  计量单位 1998
水产资源    
鱼类 1694
甲壳类 900
其中:虾类 300
蟹类 600
头足类 91
海上石油、天然气    
石油地质储量 亿吨 14.81
其中:探明石油储量 亿吨 8.45
天然气地质储量 亿立方米 3692.86
其中:探明天然气储量 亿立方米 2444.40
海滨砂矿资源    
金属砂矿 亿吨 0.25
非金属砂矿 亿吨 16.19
海洋再生能源
潮汐能





波浪能
潮流能

中国沿海农村可开发装机容量200—1000
千瓦的海湾、河口潮汐能资源小型坝址
242处,总装机容量12.6万千瓦,年发电量
为3.1亿千瓦小时。全国可开发坝址数24
处,总装机容量2179.3万千瓦,年发电量为
624.4亿千瓦小时。理论平均功率为1285.2
万千瓦。130个水道的理论平均功率为
1394.9万千瓦。


注:资料来源于《中国海洋基本数据》。


    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上湿润空气向中国陆上推进,也便于北方冷空气南下,为降水的形成提供条件。受地势影响,中国大多数河流东流入海,沟通了东西交通,便于沿海与内地联系。随着地势逐级下降,河流在各级阶梯的过渡地带形成巨大落差,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