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嘉定区
中国政府网
 

    嘉定,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年(公元1218年),以年号命名为嘉定,至今已有780多年的历史。它位于长江口南岸,坐落在上海西北部,境内地势平坦,河道纵横,气候温和。全区总面积463.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0.52万。1992年10月1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嘉定县,设立嘉定区。全区现辖南翔、马陆、江桥、黄渡、安亭、外冈、徐行、华亭等8个镇和嘉定镇、新成路、真新新村等3个街道以及嘉定工业区、菊园新区。

 

    嘉定是科技城

 

  早在1958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就把嘉定确定为科学卫星城。上海大学嘉定校区、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以及原子核、光学精密机械、硅酸盐、计算机、航天科技等一批国家级的高科技研究所和中试基地坐落在嘉定境内,云集了中高级教学、科研专业人才6000多名,使嘉定的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社会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

 

    嘉定又是著名的汽车城

 

  中国内地生产的第一辆小轿车就诞生在嘉定的安亭镇。坐落在安亭镇境内的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流的汽车生产企业。依托大众,为其配套的一大批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已成为嘉定区的骨干企业,具备了强大的生产能力。上海国际汽车城是上海“东南西北”四大产业基地之一,规划建设总面积68平方公里,西起江苏省昆山交界,东至盐铁河,北至郊区环线,南至沪宁高速公路。主要包括汽车核心贸易区、研发区、制造区(整车和零部件生产区)、教育区、新镇区、赛车区等功能区。上海国际汽车城2001年9月正式开工,计划于2005年基本建成。

 

    嘉定还是一座融悠久历史文化和浓厚现代气息于一体的旅游城

 

  历史上,嘉定文风经久不衰,素有“教化嘉定”的美称。至今嘉定还完好保存的孔庙、秋霞圃、古猗园等众多的文化古迹,使嘉定处处散发出秀丽多姿的诱人魅力。最近几年建成的上海高尔夫俱乐部、东方巴黎高尔夫乡村俱乐部等一批现代化游乐场所,更使四方游客兴致盎然,流连忘返。

 

    嘉定区的交通十分便利

 

  境内不仅有连接各镇的公路网络,还有中国内地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以及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204国道、沪宁铁路、沪杭铁路,纵横交错的公路网络把嘉定与上海市中心区及毗邻的江浙两省经济最发达地区诸多城市相联通。上海外环线把沪嘉高速公路与虹桥国际机场直接相连。从嘉定出发,驱车半小时即能到达虹桥机场;嘉定距吴淞张华浜集装箱码头仅25公里。境内河道纵横,四通八达,可通航100吨级的船只。

 

    嘉定区能源充足,通讯便捷,市政基础设施完善

 

  电力供应充沛,石洞口电厂和华东电网保证了全区生产和生活用电。煤气供应充足,安亭煤气厂和与市区联网的嘉定煤气柜满足了用气的需要。水资源十分丰富,能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通信设备先进,全区拥有程控电话机总容量达到34万门,并实现了全区宽带光纤全覆盖,达到了10万户宽带的接入能力。嘉定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以公务网建设和应用为中心的政府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已全面铺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嘉定人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使嘉定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发展。2003年全年实现增加值271.6亿元,比上年增长22.9%。完成财政总收入64.8亿元,比上年增长36.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7亿元,比上年增长37.2%。

 

    嘉定工业基础比较雄厚,生产轻重工业产品2000多种。近年来,通过行业、产品结构的不断优化,工业结构渐趋合理,已经形成了汽车配件、通信电缆及设备、电子电器、精细化工、金属制品、纺织服装等一批支柱产业,全区工业总产值连续多年名列上海市郊各区县前列。其中,汽车零件产业的特强效应进一步放大,2003年该产业的工业总产值达129.3亿元。与此同时,科技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也日益增强,科技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高新技术企业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民营科技企业快速发展,兴建于1993年的嘉定民营技术密集区如今已初具规划,并经国家科技部批准,正式列入上海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中的一园。嘉定的第三产业在近几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江桥现代物流园区、上海二手车交易市场、上海市轻纺市场等大中型专业市场规模效应日益显现,2003年市场成交额达147.8亿元。房产业发展较快,成为嘉定经济新的增长点。嘉定农业以种植水稻、三麦、蔬菜等为主,大蒜、食用菌是嘉定传统的出口型特色农产品。近几年,嘉定不断调整农业产品结构,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形成了草莓、葡萄、肉鸽、甲鱼、鸵鸟、花卉等一系列新的特色农副产品和一批由浏岛游览村及各特种养殖场、蔬果园艺场所组成的田园风光旅游景点,建成了马陆千亩苗木基地、安亭银杏园等林业示范工程,加快了嘉定农业向都市型农业转变的步伐。

 

    嘉定是中国沿海对外开放最早、最重要的地区之一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嘉定人民更是万众一心,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一是建设基础设施完善的工业区,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嘉定工业区被列为上海市的市级工业区之一,首期工程已实现“七通一平”。二是完善服务体系。目前,嘉定区的对外经济贸易业务机构相当完备,可及时为客户提供海关、商检、外运、金融、咨询等各项服务,还成立了区投资服务和办证办照中心,为中外投资客商办理项目审批手续提供“一门式”服务。嘉定区以其优越的投资环境、良好的服务和美好的发展前景,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厂商竞相前来投资。已有美国通用电气、德国大众、荷兰飞利浦、日本富士通等1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嘉定投资办厂。2003年,全区引进外资达20.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8.9%。近几年,嘉定非公经济规模不断壮大,成为推动工业发展的主力军,其工业总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76.1%,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占46.8%,私营企业占29.3%。

 

    嘉定取得的成就,基本经验总结为“五个坚持”:一是坚持不断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抢抓机遇、赢得先机;二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培育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强势;三是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全面推进;四是坚持党的宗旨,执政为民,服务群众;五是坚持不懈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为进一步推动嘉定区新一轮超常规跨越式发展,2003年7月,在区委三届二次全会上,通过了《嘉定区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和《嘉定区2003-200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纲要》。

 

    嘉定总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规模是:建成具有高科技水准、综合辐射功能、枢纽型的现代化中等城市;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的区域性核心城市;中国最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之一。战略发展规模区域规划总人口100-120万,其中城镇人口100万,城市化水平90%。

 

    嘉定区确定了到2005年要达到的4项主要指标:全区增加值年递增23%,到2005年达到400亿元;全区工业年递增23.4%,到2005年全区工业产值达到1300亿元;全区3年合同吸引外资总额达到60亿美元,每年新增民营注册资本100亿元;全区城镇建设初步达到中等规模城市基本标准,全区城市化水平达到68%。

 

    在战略布局上,嘉定将全区463.9平方公里的地域空间,按照功能定位,划分为四大功能区:中部板块是嘉定新城,西部板块是上海国际汽车城,北部板块是先进制造业基地,南部板块是三产综合发展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