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2003年,辽宁省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002.5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22.5亿元,增长7.1%;第二产业增加值2852.6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2527.4亿元,增长11.7%。三个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0.4∶47.5∶42.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4258元,比上年增长11.3%。全社会劳动生产率29433元/人,比上年增长12.0%。全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30.8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年=100,下同)上涨1.7%;商品零售价格下降1.1%;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6%;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5.1%;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2.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1.6%。城乡居民收入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41元,比上年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2934元,增长6.7%。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城镇为39.4%,农村为43.2%。年末农村贫困人口150万人,比上年末减少40万人。
年末全省从业人员2019.6万人,比上年末下降0.3%。其中,城镇从业人员1003.3万人,下降2.8%;农村从业人员1016.3万人,增长2.3%。在城镇从业人员中,单位从业人员658.5万人,下降6.3%,私营个体从业人员344.8万人,增长4.7%。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6.7%。年末全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统筹)1069.1万人,比上年末增长2.9%。离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人数达261.6万人,增长20.6%。参加失业保险622.2万人,增长5.3%,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67万人,下降18.5%。参加基本医疗保险699.4万人,增长13%。全省共有159.6万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年末全省总人口4210万人,出生率6.90‰,死亡率5.83‰,人口自然增长率1.07‰。
【财政·金融·保险】 全年完成各项税收899.2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46.4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其中,实现增值税85.8亿元,增长15.5%;营业税118.9亿元,增长11.8%;企业所得税35.9亿元,增长8.5%;个人所得税23.6亿元,增长4.1%。全年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784.6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其中,社会保障支出196.1亿元,增长14%;教育支出106.8亿元,增长12.2%;支援农业支出43.9亿元,增长13.2%;科技支出20.1亿元,增长12.1%。
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942.6亿元,比年初增加1355.4亿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5434.7亿元,增加767.6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7222.3亿元,比年初增加958.9亿元。全省金融机构现金收入21649.9亿元,比上年增长16.2%,现金支出21706.7亿元,增长16.5%。累计现金净投放56.7亿元。
到年末,通过发行、配售股票共筹集资金354.4亿元。发行A股(包括增发及可转债)56只,配股涉及28家上市公司,A股和配股共筹集资金304.4亿元,增长8.5%;发行B股、H股共8只。年末全省共有上市公司58家,股票市价总值1591.3亿元。
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83.2亿元,比上年增长19.9%;支付各类赔款总额39亿元,比上年下降1.9%。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不含家庭兼营商品性工业)1200亿元,比上年增长7.1%。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56.4万公顷,比上年下降3.6%;棉花播种面积0.4万公顷,增长30.0%;油料播种面积31.2万公顷,增长9.1%;蔬菜播种面积45.0万公顷,下降4.5%。全年粮食总产量1498.3万吨,比上年下降0.8%。油料产量61.4万吨,比上年增长8.7%。全年肉类总产量292万吨,比上年增长8.0%。水产品产量400万吨,比上年增长6.7%。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8.2万公顷,比上年增长60.0%,其中,退耕还林面积27.3万公顷,增长1.3倍。年末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1535.8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3.4%。化肥施用量(折纯)112.6万吨,比上年增长1.1%。年末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52.3万公顷,比上年末增长1.9%;节水灌溉面积35.5万公顷,增长5.7%。
【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510.4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国有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下同)完成总产值6055.8亿元,比上年增长21.2%。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产值3751.3亿元,增长17.5%;集体企业完成产值327.4亿元,增长23.4%;股份制企业完成产值2972.2亿元,增长22.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产值1283.0亿元,增长27.1%。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完成产值1040.3亿元,比上年增长17.9%;重工业完成产值5015.5亿元,增长22.4%。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8.0%,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710.9亿元,比上年增长30.1%。其中,汽车制造业完成产值288.2亿元,增长42.0%;通用设备制造业完成产值336.4亿元,增长35.0%;通信设备、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业完成产值356.8亿元,增长22.8%。原材料工业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139.1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其中,冶金工业完成产值1112.0亿元,增长19.7%;石化工业完成产值1760.9亿元,增长10.1%;建材工业完成产值266.2亿元,增长26.1%。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213.3亿元,比上年增长25.0%。实现利税550.3亿元,比上年增加108.1亿元;实现利润235.4亿元,增加69.7亿元,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18.9%,比上年提高11.4个百分点。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42.2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全年2499户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共签订工程合同额1420.5亿元,比上年增长26.7%。实际施工的单位工程和建筑面积分别达到4.5万个和8195万平方米。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16.5亿元,比上年增长21.1%。全员劳动生产率78011元/人,比上年增长9.2%。实现利税总额53.5亿元,增长31.8%,亏损企业由上年的640户减少到501户。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增加值495.2亿元,比上年增长16.9%。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2426.5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6.8%。完成货运量85895.6万吨,比上年增长2.7%。旅客周转量完成545.3亿人公里,比上年下降6.9%。完成客运量50813.1万人,比上年下降6.5%。全省港口货物吞吐量19365万吨,比上年增长16.9%。全省铁路营业里程达3939.3公里,比上年增长11.0%。电气化铁路达1050.1公里,增长79.8%。公路通车里程50095公里,增长4.3%。高速公路1637公里。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91.0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9.0亿元,增长10.5%;电信业务总量272.0亿元,增长17.3%。完成函件1.6亿件,比上年下降39.2%;特快专递619.8万件,增长21.9%。邮政储蓄平均余额364.1亿元,比上年增长24.9%。年末全省局用交换机总容量1379.8万门,比上年末增长10.7%。全省固定电话用户1278.6万户,增长25.8%。其中,城市907.3万户,乡村371.3万户,分别增长27.4%和22.1%。城乡固定电话普及率分别为38.5部/百人和20.0部/百人。全省住宅电话用户972.8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4.5%,占全省固定电话用户的76.1%。年末移动电话用户962.9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3.7%。国际互联网络用户382.6万户,比上年末增长8.4%。
【固定资产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 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82.5亿元,比上年增长29.7%。其中,城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77.4亿元,增长30.3%;农村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5.1亿元,增长26.3%。全年第一产业完成投资93.5亿元,比上年增长46.4%;第二产业完成投资859.8亿元,增长37.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129.2亿元,增长23.0%。全省民间项目实际完成投资901.7亿元,比上年增长35.7%,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43.3%。
在国家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战略方针指导下,全省各地普遍开展了项目年建设活动。全省施工的年计划投资超亿元基本建设项目由上年的96个增加到157个,完成投资371.1亿元,比上年增长59.1%;技术改造项目由上年的49个增加到114个,完成投资214.4亿元,增长78.2%。鞍钢冷轧和新1#高炉、沈阳国产宝马轿车生产线建成投产,第二批农网改造全部竣工,秦沈铁路客运专线全线开通,大连天津街商业区改造、白石、阎王鼻子水库和金哨水利枢纽基本建成。大连双D港搬迁、实德化学建材园、大连港60万立方米原油罐区,营口港三期航道改造,沈阳开发区建设、本钢焦炉、高炉、烧结改造和北台中宽带钢改造,抚顺特钢、抚顺电厂和抚顺铝厂改造,盘锦油气田开发,华锦节能改造等重点工程进展顺利。沈大高速公路扩建完成全部土石方工程和900余桥涵的建设任务。大伙房水库输水、丹庄高速公路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
阜新、北票、抚顺、本溪、南票五大采煤沉陷区治理获得国务院批准,现已完成投资7.7亿元,施工建筑面积61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2万平方米。
全年全社会新增固定资产1430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城镇交付使用的各类房屋建筑面积3576.5万平方米,增长11.4%。共有5185个城镇建设项目建成投产,新增生产能力主要有:原油开采115.4万吨、石油加工25万吨、发电机组15.4万千瓦、钢材444.3万吨、耐火材料56.2万吨、水泥180万吨、平板玻璃274万重量箱、新改建公路2669公里、程控交换机88.2万线、城市供水3.7万吨/日、污水处理45.1万吨/日。新建港口码头3个,吞吐量249万吨。
【科技与教育】 年末全省从事研究与发展活动人员7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5.9万人。全年全省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82.7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全年共取得科技成果3962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185项;应用技术成果3498项;软科学成果279项。全年受理专利申请13545件,比上年增长37.5%,授权专利5656件,增长24.3%。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1.2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62亿元,比上年增长24%。
年末全省有普通高等学校69所,高等教育招生16.4万人,比上年增加1.3万人,在校生51.4万人,毕业生9.9万人。研究生培养单位44个,研究生教育招生1.4万人,在学研究生3.4万人,比上年增加8144人,毕业生0.5万人。普通高中456所,招生23.3万人,在校生60.2万人,毕业生14.9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490所,招生18.5万人,在校生43.8万人。初中学校1885所,招生58.7万人,在校生180.8万人,毕业生59.2万人;初中学龄儿童入学率99.6%。普通小学11339所,招生43.3万人,在校生289.2万人,毕业生59.5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7%。特殊教育招生803人,在校生8429人。幼儿园在园幼儿67.5万人。成人中、初级技术培训学校共培训学员170.8万人次。
【对外经贸和旅游业】 全年海关进出口总额265.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2%。其中,出口总额146.3亿美元,增长18.3%;进口总额119.3亿美元,增长27.3%。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27亿美元。全年新签利用外资合同项目2328项,合同金额98.2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2%和32.2%。
实际利用外资总额57.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2%,其中,外商直接投资额55.8亿美元,增长42.6%。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新签合同项目981个,完成合同金额5.0亿美元,分别比上年下降4.0%和9.0%。完成营业额4.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4.0%。全年外派劳务人员5.8万人,比上年增长13.0%。年末全省在外劳务人员6.4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2.0%。
全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6302.6万人次,与上年基本持平。国内旅游收入407.5亿元,比上年增长2.6%。全年境外入境人数77.9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6.2%。其中,外国人66.8万人次,港澳台同胞11.1万人次,分别下降15.9%和17.8%。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