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全民动员抗击非典
中国政府网
 

    北京市全民动员,实行群防群控。所有的街道、社区、大院、乡村,以及社会基层单位都被发动组织起来,市民、学生、军人、农民、外来民工直接投身抗击非典斗争中。广大城乡,“楼自为战”、“村自为战”、“厂自为战”、“校自为战”,机关、工地等单位也都各自为战,相互督促,守望相助。

 

    学生:中小学停课四周,开设“空中课堂”;各高校封闭式管理,教师不停课,学生不停学,离校不离课堂。

 

    民工:坚持工地不停工,全员每天测体温,严格控制离开北京;对健康人员就地预防,对有接触史的就地观察,对确诊者就地治疗。

 

    农村:每户一支温度计,严格管理人员进出,发现疫情立即上报。

 

    车站、机场、进出路口:对来往人员加强了防疫检查;重点疫情区域实施隔离。

 

    全市一支2500人的流行病学追踪调查大队奔波在艰难细致的排查中。63家医院发热门诊的进一步规范确定,有效保证了一般患者的就医和高烧患者的诊治,避免了交叉感染。

 

    为了有效地控制疫情向农村传播和蔓延,北京郊区农村筑起了一道坚固防线。农村普遍建立起自我保护机制,严防死守,切断病源。他们24小时派人把守路口要道,给来人检测体温,体温不正常的不得进村。

 

    层层布控,加大排查力度。密云县抽调了529名机关干部,走进29个重点社区,当起了589栋楼的防非典“楼长”。延庆县八达岭镇建立了防治非典家庭日记,每天记录每户家庭成员的体温、身体状况和外出情况,一旦发现疫情,可以清晰地查出家庭成员外出接触的人群。

 

    建立责任到人的防控网络。通州区新华街道办事处调动500多名党员和群众,对1.9万户、5000多外来人员进行排查,对疑似病人派专人24小时看守,防止出现新的传染源。门头沟区抽调专门力量组建了医疗服务队,并配备机动医用专车,深入工地、社区、乡村,为民工、群众测量体温、检查血相、照X光片,使发热病人得到及时诊治和排查。

 

    实行干部包村、村民联保、逐个排查制度。顺义区赵全营镇成立了由1000名团员青年、民兵预备役人员组成的防非典志愿服务队,各村还组建了350人的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分队。大兴区采育镇大黑垡村党员、团员、采取包片、包户、包企业、包学生、包司机等多种形式,消除垃圾死角、喷洒消毒液,切断外来病毒侵入。

 

    密云县重点加强了对三类人群的管理,对返乡大中专学生、务工人员,建立跟踪档案,每日监测记录其健康状况;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工地、宿舍实行封闭管理,每日消毒,并设立观察室,每日测量民工体温;对假期旅游人群,在主要路口设卡消毒,严格控制流动人口、流动车辆入境,最大限度地切断传染源。

 

    平谷区始终坚持“预防是根本、控制是关键”的方针,调动全区各级、各方面力量,按照属地管理、行业管理的原则,分兵把口,各负其责,加强对社区和城中村的管理,实行乡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片、党员包户管理责任制,有效地切断了非典的传播途径,取得了非典患者指标为零的阶段性成果。

 

    北京市还采取了暂停民俗旅游接待、杜绝婚丧嫁娶活动、加强动物防疫和水源地保护等一系列措施。北京市农委等部门紧急编印的《京郊农民预防非典型肺炎手册》,及时发放到全市120多万户农民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