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防治非典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
中国政府网
 

    中国中药防治非典型肺炎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5月下旬已初步筛选出针对非典型肺炎不同病理环节和改善其临床症状可能有效的8个中成药。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支持下,由中国中医研究院牵头,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所、军事医学科学院药物所等优势研究单位近150人组成了中药筛选课题组。课题组在17天内完成了118批体内外试验,用了近3000只小鼠、1500只大鼠、700只家兔,做了5000个脏器标本的病理切片和近6000余次生化指标的测试后,经过数据统计分析,才初步筛选出这8个对非典型肺炎不同病理环节和改善其临床症状可能有效的中成药,结合临床情况,说明中药可以对非典型肺炎的治疗发挥一定的作用:

 

    1.针对肺部急性炎症,对肺指数、炎性因子、炎性渗出有明显改善作用的药物:清开灵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板蓝根冲剂。2.针对高热症状,退热作用时间长、起效快、降温幅度大于35%的药物:新雪颗粒、金莲清热颗粒。3.针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药物:清开灵注射液、灯盏细辛注射液。4.针对多脏器损伤,对内毒素引起的多脏器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的药物:清开灵注射液、复方苦参注射液、香丹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在退热、抗内毒素致肺水肿和化学性肺损伤、多脏功能损害及血小板下降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作用,可以考虑将清开灵注射液作为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典型肺炎的基础用药,配合其他药物进行综合治疗。

 

    5月29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行中医药非典临床研究项目设计研讨会,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组参与讨论,对中医药在治疗非典中的作用表现了浓厚兴趣,并对课题如何设计得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世界卫生组织SARS协调员钱秉中表示,面对非典这一新的疾病,世界上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在这方面,中医药在治疗非典中做了积极的尝试,并显示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关键要通过设计科学严谨的临床研究,获得有力证据,探讨中医药可能存在的治疗价值和优势,为全世界战胜非典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