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检测病毒新技术
中国政府网
 

    卫生部医药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广州市疾病控制中心科技人员合作,4月间已成功建立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冠状病毒的新技术。这一技术是卫生部、科技部“非典型肺炎防治紧急科技行动”成果的一部分,有望为非典型肺炎的早期快速诊断提供可靠的实验诊断指标。卫生部医药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授何蕴韶介绍这项成果时说,运用这项新技术,从采取病人样品到报告结果可在2小时内完成,能够实现对病毒基因的准确定量检测,可反映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PCR是一种体外基因复制技术,可在几小时或几十分钟内把基因扩增到数百万倍以上,使基因便于检测。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与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通力合作、昼夜奋战,在完成非典病毒全基因测序基础上,又于4月19日研制出诊断非典的酶联免疫吸附检测(酶联法)试剂,为控制疫情蔓延又提供了新的诊断手段。

 

    酶联法检测非典病毒原理是:病毒感染后,病人体内会出现针对病毒蛋白的特异性抗体;以特殊制备的病毒蛋白质与病人血清中的抗体特异性结合,便可以通过“酶联”反应使试剂发生颜色变化,明确显示病毒的感染。据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专家介绍,酶联法技术原理可靠,已广泛用于艾滋病、肝炎等病毒性传染病的诊断,与现有其他方法相比,所需样品量少,直接成本低,整个检测过程只需要1小时左右。

 

    在此之前,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已研制出免疫荧光法快速检测非典的技术,这项技术2小时内可得出检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