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按照中宣部和广电总局的统一部署,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路、开拓的作风、切实的举措,认真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取得了新成绩,积累了新经验,实现了新突破,开创了新局面。
进一步加大专业化频道建设,积极开展“走出去工程”,大力发展数字付费电视和网络事业,为电视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成功开办新闻频道、少儿频道,大力加强频道专业化建设
新闻频道5月1日试播、7月1日正式播出,24小时新闻滚动播出,增加了新闻背景分析和评论及直播报道量,增强了时效性和可视性,开创了中国电视发展史的新篇章。至2003年新闻频道节目质量优良,落地情况良好,基本实现全国覆盖,收视份额稳步攀升。12月28日,中央电视台第14套——少儿频道正式开播,填补了中国没有少年儿童专业频道的空白,使中国少年儿童有了自己的电视文化阵地。少儿频道开播后立即赢得各方面好评,节目定位准确、内容丰富,以少儿的朋友、家长的助手、学校的补充为目标,充分体现健康、有趣、益智、教育的基调,努力建设绿色文化空间。
率先试播数字付费电视,全面推进电视数字化
9月1日,中央数字电视节目平台率先开通电视剧场、音乐时尚、足球、城市体育、京剧经典及家庭影院6个付费电视频道,宣告了中国全面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的开始。这也是中央电视台以开办付电视频道为重点,推进网络业务开发和体制整合,改变长期以来单纯依赖广告盈利模式和经营模式的有益尝试。同时,中央节目平台在四川、上海、重庆、贵州建立了四个数字付费电视样板市场,与多个省市积极协商合作意向,确定了数字电视付费频道、VCD点播、宽带视频三位一体的合作模式。
积极筹备播出西班牙语节目,不断拓展对外宣传渠道
中央电视台积极推进“走出去”工程,努力拓展电视对外宣传新渠道,克服困难,采取新技术手段,确保了2004年1月1日正式开播西班牙语节目。第四套节目与台湾岛内电视媒体合办《互动星期天》、《天涯共此时》、《海峡两岸》、《两岸万事通》、《海峡两岸知识大赛》等电视栏目和节目,分散入岛,打破台湾当局对第四套节目的“封杀”。为推广第四、九套在欧洲的落地入户,中央电视台分别在西班牙和法国成功举办了《手拉手——相聚在巴塞罗那》、《北京——巴黎之夜》大型电视综艺晚会,在当地引起热烈反响。至2003年,第四套中文国际频道和第九套语频道已在全世界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在内的104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整频道落地。其中,第四套对中国内地以外华语观众的覆盖户数超过1000万,经常收看CCTV -4的观众在50万户以上;第九套英语频道在境外落地入户数由2002年底的600万户增加到2200多万户。
有效整合电视节目资源,充分发挥网络宣传优势
2003年,央视国际网络依托本台丰富的节目资源,不断增加宣传报道强度,新建了科技、教育、健康、戏曲、音乐、舞蹈等一系列专业化频道,频道数量增加到30个;有110个电视栏目全新上网,栏目上网率超过55%;同时实现了新闻频道和第四、九套节目24小时网上同步视频直播。2003年,网站日均点击量1.6亿,日均访问人次达到1500万,名列全球网站(4000多万家)第88位,位于媒体奖网站第7位,全球电视媒体网站第5位。
剧中心、新影厂、科影厂努力调整运作机制,有效扩大节目制作规模
剧中心、新影厂、科影厂坚持“转机制、抓管理、出精品、增效益”的方针,改革与调整运作机制,不断推出电视剧、纪录片、科教片精品。剧中心全年提供包括《刘老根(二)》、《荣誉》、《江山》等首播剧目13部226集,投拍电视剧9部172集;新影厂拍摄的纪录电影《走近毛泽东》、电影《钢琴梦》和法治宣教片《为了明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科影厂制作的《复活的军团》、科教片《黑脸琵鹭》、《骗术的真相》,电视片《天鹅》、《史前部落的最后瞬间》获得国内外重要奖项。
改革和创新力度最大的一年,一方面相继推进频道和节目改革,进一步满足观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按照中央文化体制精神,创新并建立与电视事业发展相适应的新体制。
按照“频道专业化、栏目个性化、节目精品化”的战略思想,各频道、栏目和节目相继进行了力度空前的调整和改版
第一套综合频道全面调整,保留主要新闻节目,引进新锐栏目,合并题材相似,风格相近栏目,栏目总量由原来的58个缩减到40个,提高了时段的竞争力,营造出一个全新、多样化、综合性的频道整体新形象,全新改版推出第二套经济频道新办的《非常6+1》、《第一时间》、《绝对挑战》、《全球资讯榜》、《鉴定》栏目,已迅速形成品牌,进一步强化经济资讯类节目。
第三套综艺频道改版坚持频道定位,优化栏目组减少节目交叉重复,关、停、并、转了5个栏目,同时大胆设想,科学编排,更加突出频道特色。
第五套体育频道推出新版。本着“赛事第一”的原则,对频道的外在形式、制作方法、节目编排等方面进行改版,调整栏目结构,整体性强,令人耳目一新。
第八套电视剧频道针对不同收视群体和收视时间,合理编排电视剧播放时间和剧目类型,播出了《神医喜来乐》、《金粉世家》、《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兄弟连》等题材多样的电视剧,增强了可视性和贴近性。
第九套英语频道实现了“整点有新闻,次次有更新”。新闻、专题节目比例趋于合理。同时还启用外国人主持节目。第十套科教频道着力强化节目制作、编排播出和综合管理,突出频道整体优势,收视率与收视份额持续上升势头。尤其“2003春节特别编排”和“教科文行动——暑期课堂”颇受观众喜爱。
第十一套戏曲频道注重增强栏目定位意识与精品意识,优化频道整体格局,取得了良好的收视效果。
第十二套西部频道更加注重节假日特殊编排和大型宣传活动。春节、“五一”和“十一”相继推出特别节目,有效拉动收视。
据权威数据显示,2003年全国观众人均每天投入收看电视节目的时间为152分钟,比2002年的156分钟减少4分钟。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03年中央电视台的收视表现却异常突出。观众人均每天收看中央电视台节目时间达45分钟,分别比2001年(38分钟)、2002年(40分钟)增加了7分钟和5分钟。十三套节目年平均收视份额达到了28.28%,分别比2001年(23.33%)、2002年(25.37%)提高4.95、2.91个百分点。全台收视份额超过30%的天数达到130天,分别比2001年(4天)、2002年(40天)增加了30倍和3倍。全国观众对中央电视台十三套节目的满意度和认同程度明显提高,其中12个频道在全国卫星频道满意度排名中占据前12位。这说明频道、栏目和节目改版效果显著,节目质量明显提升,频道、栏目整体竞争力大增强,多个频道的资源优势正在逐步转化为整体的市场优势。
开展多项调研,深化内部管理改革,机制创新带来新活力
根据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中央电视台以全面推行栏目管理公开和栏目末位淘汰制度为开端,加快深化临时人员管理、制片人管理、成本核算、影视节目制作机制等重点改革,重点开展改进对内、对外宣传、推进电视产业化,管理机制创新等课题调研,这标志中央电视台全面进入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民主化管理新阶段。至2003年,第十套科教频道成功进行了制片人竞争上岗试点;全台定期对各频道栏目进行综合评价;全台临时用工核减了1362人;下发了《制片人管理条例》;全面推行了内部成本核算,出台了《实施内部成本核算管理暂行办法》,完成了《中央电视台成本核算数据资料》的整理、分析和发放。同时,积极完善和实施激励机制,对分配机制进行大胆探索,首次为有突出贡献的10名播音员、主持人设立了特殊津贴,提高了管理岗位职务津贴,使收入与责任相衔接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引起强烈反响。
中央电视台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注重挖潜增效,大力整合技术设备、设施和网络资源,进一步增强技术制作、技术服务、技术协调能力,电视技术继续保持领先优势。
安全播出再创佳绩
2003年,中央电视台安全播出创近几年来最好成绩。播出总时间为95471小时,播出量大幅增长的同时,全年无效事故天数为293天。播出总事故时间分别比2001年、2002年减少60秒、3899秒,总事故率为3.86秒/百小时,分别比2001年、2002年降低1.03、4.89个百分点,错播时间、错播率,劣播率均较前两年有明显下降。总编室、科影厂、青少年中心、广告经济信息中心、新闻中心和体育中心全年事故控制在百秒以内。动力供电系统全年安全无事故运行,确保了全台各项业务的正常运行。
攀登珠峰电视直播再显技术领先优势
2003年5月11日至21日,第一、四、五、九套和新闻频道全部或部分直播攀登珠峰,再次体现本台创新电视技术的能力,实现了人类第一次全程直播登顶全过程,第一次在高海拔位置架设微波,第一次把现代通讯设备架设到“第三极”,创造了电视转播史上的新纪录。
技术系统建设成绩显著
1.新闻共享系统进入全面推广应用。停止了国内、国际新闻素材的磁带收录,全部改为共享硬盘收录,从源头上促进了资料共享,并扩充了系统。至2003年,系统平均每日收录50小时共享资料,每日用共享系统完成新闻200多条。
2.音像资料馆工艺建设顺利完成。在工艺系统结构设计、关键技术的开发、核心设备的选择等方面有其特点,其规模和水平居行业领先水平。
3.计算机应用系统整合圆满结束。全台计算机系统整合于7月基本结束,并于下半年陆续启用。系统门户已经建立,新的电子邮件系统已经启动。各系统数据全面开放,实现了网上查询。
4.数据中心机房建成投产。全台第一个大型计算机中心机房——数据中心机房建成并投入使用,使中央电视台第一次真正拥有满足计算机中心及计算机网络中心要求的大型计算机中心机房,为计算机应用和数据安全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5.为新增频道建立充分可靠的技术平台。技术系统积极适应新闻频道、少儿频道、西班牙语节目和6套付费电视节目开播的技术需求,整合和调配设备使用和资源配置、开发、集成、建设了新闻频道播出系统、西班牙语字幕制作和传输系统、中央节目平台技术系统等相应的技术平台和运行系统,为新增频道的顺利开播和正常运行提供了充分技术支持。
节目制作能力大大提高
2003年,舞美、服装、化妆、道具共完成717台节目的设计制作任务。全国直播和制作完成首播节目时长为20545小时,比2002年多1669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