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中国电视剧创作持续健康繁荣。据权威部门统计,全国各地制作单位(包括民营机构)申报规划立项的达2376部58217集。经审查,批准立项的有1804部43874集。而实际制作完成并于年终前获得播出、发行许可证的总计约10300集左右,其中,由中直机关和各省、市推荐申报参加第23届“飞天奖”(政府奖)的电视剧有176部1975集,荣获一、二、三等奖的达69部747集。
本年度的电视剧创作主流,一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又有新突破。继《开国领袖毛泽东》、《中国命运的决战》、《日出东方》、《长征》之后,《延安颂》再次把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创作的历史品格和美学品格提升到新的更高台阶,这部作品以史诗性的艺术结构,再现了那十年的延安历史,《新四军》以戏剧化的叙事方式,艺术地阐释皖南事变悲剧的复杂内外原因和人的性格因素,其探索意义值得珍视。二是军旅题材在反映现实生活方面有新收获。如:《DA师》以令人耳目一新的“现代化色彩”,大胆触及部队改革进程中的一系列尖锐矛盾冲突,为现代化军人传神写貌。《归途如虹》全景式地描写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的历史过程,展示文化冲突,体现时代精神,洋溢青年活力,为“威武之师、文明之师”树碑立传。《我们的连队》聚集基层连队,《军歌嘹亮》续承《激情燃烧的岁月》,《军港之夜》瞄准海军舰艇学院教师、学生生活,都别具一格,各有千秋。三是农村题材创作再现辉煌。如果说,20世纪90年代中国荧屏曾有过以《篱笆、女人和狗》、《辘轳、女人和井》和《古船、女人和网》这“三部曲”为代表的中国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辉煌,那么,本年度以《希望的田野》、《刘老根(一)》、《郭秀明》、《三连襟》、《烧锅屯的钟声》、《山羊坡》等一系列作品为标准,迎来了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的再度辉煌。其中《希望的田野》所达到的现实主义深度,《郭秀明》的真实再现英模人物的个性化程度,《烧锅屯的钟声》对不正之风的批判力度,以及《刘老根(一)》和《三连襟》的亦庄亦谐,都给荧屏增色不少。四是反腐倡廉题材创作的审美化程度明显提高。如:《忠诚卫士》、《省委书记》、《干部》、《至高利益》、《云淡天高》、《绝对权利》都注重把自身所开掘的深刻主题(思想性)尽可能艺术化,同时又都注重令各自所采用的审美形式(艺术性)尽可能地承载着丰厚的思想内容。这样,有艺术的思想和有思想的艺术才尽可能完美地统一起来,使这些作品赢得了观众的广泛赞誉。
面对市场的本年度电视剧创作,显示出在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上更加自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方向,“三贴近”是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途径。伴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观众对精神生活的要求日益多样化。本年度电视剧创作自觉顺应这种需求,不仅在主题、题材、风格、样式方面力求多样化,而且在创作观念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尤其是以人为本、贴近民生,探究人性的深度,表现人生的况味,使作品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感染力。如:表现当代生活的《江山》、喜剧《神医喜来乐》、公安破案剧《荣誉》、以历史传统剧《孝庄秘史》、反映19世纪中国民族染织业谱写历史的《大染坊》等,所有这些作品,都不仅在各自相关的题材领域里取得了较高收视率,树起了夺目的标杆,而且都共同具有贴近民生、民情、民趣的特点,都既使广大观众获得了视听感观的审美快感,又使广大观众通过视听感观而达于自己心灵,得到认识上的启迪和灵魂的净化,由快感而升华为美感。
本年度电视剧创作也显示出一些值得关注和忧虑的问题。一是电视剧越拍越长,出现了失衡现象。长篇电视剧势头越来越旺,中、短篇尤其是短篇电视剧越来越不景气,这也许是市场需求和电视剧这种艺术样式自身的审美优势以及特定的播出环境所决定的。但是,即使是长篇电视剧,也呈现出越拍越长的趋势。据统计,前20年,中国播出的超过30集的长篇电视剧总数约40部,而本年度批准立项电视剧仅第一批(第一季度)649部14370集中,30集以上的就占105部3963集,实际开拍或进入后期制作的至少有41部以上。也就是说,本年度30集以上的长篇电视剧产量至少相当于前20年的总和。这固然一方面标志着国产电视剧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制作实力越来越强、播出时空越来越广,另一方面,也显现出自身的比例和关系的失衡——现实题材和历史题材的比例失衡,30集以上的长篇电视剧现实题材仅占14%,而历史题材竟占86%;正剧、戏说剧、武侠剧的比例失衡,30集以上的长篇电视剧中正剧仅占17%,戏说剧占61%,武侠剧占19%;篇幅长短与历史文化含量失衡,一些30集以上的长篇电视剧篇幅虽长,历史文化内涵却相反被稀释,一味靠生编离奇情节去拉长集数,用煽情、搞笑去媚俗取宠。二是某些电视剧中“豪华风”、“偷情风”和“戏说风”又有所回潮,某些历史剧严重有悖唯物史观,应引起注意。三是由根据张恨水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金粉世家》引起的“关于”小说改编电视剧的若干问题的艺术讨论,由长篇电视剧《走向共和》引发的“如何以唯物史观指导历史题材创作”的学习和研讨,都提出了许多发人深思的见解,将对整个创作产生重要影响。四是少年儿童题材的电视创作,仍然处于低潮,理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五是申报电视剧选题立项数、批准立项数与本年度实际拍摄完成并获得播出,发行许可证的作品的比例分别为5比1和4比1。这说明盲目申报选题、跑马占地现象依然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