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全国共有413所普通高等学校、325的科研机构、中央党校及8所地方党校招收研究生。全国共录取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269.697人(不含军队院校录取数和录取香港、澳门、台湾考生数),比2002年实际录取人数增长34.46%。
2003年全国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10万人左右,比2002年增长约20.5%,录取博士研究生48.899人,比2002年增长29.1%。
2003年全国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人数为77.1万人(准考数,下同),比2002年增长28.3%,其中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人数为37.25万人,占当年应届本科毕业生总数的40.5%。
2003年共录取硕士研究生220.798人。在录取新生中,应届本科毕业生为12.5万人,占56.6%,在职或其他人员为9.58万人,占43.4%。录取的新生按学科门类分,哲学2.384人,经济学11.522人,法学16.581人,教育学6.524人,文学17.044人,历史学2.812人,理学25.395人,工学85.198人,农学7.798人,医学20.633人,军事学86人,管理学24.821人。
2003年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省人士报考内地(祖国大陆)高校研究生的考生共2.153人,比2002年增长17.8%,录取1.497人,比2002年增长104.8%。
2003年研究生招生工作的主要特点是:
各项招生改革措施顺利进行
2003年出台改革措施多,力度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也得到了招生单位和社会的拥护。
1.硕士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改革:初试由5门改为4门,将体现招生单位特色的专业课从初试中调整到复试中进行;外语考试中听力测试成绩记入初试成绩总分;政治理论课的考卷不再分文科、理科两类。
2.进一步扩大高校招生工作自主权,在34所高校进行自行确定复试分数线的试点。
3.明确设研究生院的高校复试考生比例要达到120%,其他招生单位也要加大差额复试的力度,加大复试权重。在复试和录取时,进一步强调对考生大学阶段学习成绩、参与科研活动和工作业绩等综合能力、素质的考察。
4.扩大了设研究生院的高校推荐免试生的比例,同时大力促进推荐免试生的校际交流。
克服非典影响,保证了复试、录取工作的平稳有序
根据非典疫情,4月中旬果断地暂停复试(此前34所自划线试点学校已基本完成复试),而后5月下旬及时地恢复了复试,并要求高校针对非典新情况以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复试。约有10万考生是5月下旬以后复试的,工作进展顺利。此举避免了大量考生跨省流动,保证了考生健康安全,维护了招生秩序、高校和社会的稳定。
非典期间部分招生单位也推迟了博士生入学考试时间,从六月中旬起,各博士生招生单位已全面恢复博士生招生考试及录取工作,整体工作平稳有序。
提高信息化水平,加速管理服务手段现代化
针对2003年复试、录取工作期间突发非典疫情的新情况,紧急开发研制并启用了远程网上辅助录取检查系统。大大提高了效率,节省了时间,同时也使录取检查更加科学规范。
妥善解决港澳台生源的考试推迟问题
香港、澳门、台湾人士报考2003年内地研究生招生单位总数增长较大,涉及99所高校及科研机构。针对非典疫情进展,先后两次发文将考试时间推迟,最后定为8月23日-25日进行,同时简化了复试,受到各方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