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宗教代表团参加首届世界宗教大会
中国政府网
 

    9月22日至24日,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嘉木样·洛桑久美·图丹却吉尼玛活佛任团长,国家宗教局副局长齐晓飞任顾问的中国宗教代表团,参加了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的首届世界宗教大会。

 

    这次世界宗教大会是由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倡议召开的。哈方将此次大会视为2003年最重要的外交活动之一,给予了高度重视。哈外交部负责联络、邀请,哈总统办公厅出面筹备、组织、接待。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全程参加并主持会议。

 

    出席此次大会的,除中国宗教代表团外,还有伊斯兰世界联盟、罗马教廷、基督教信义宗联盟、英国圣公会坎特伯雷大主教代表、俄东正教驻阿拉木图-阿斯塔纳教区、以色列犹太教、印度教、日本神道教等18个有关国家和国际宗教组织的代表,共150余人。日本前首相羽田孜、埃及文化部长、沙特司法部长等出席了会议。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向会议发了贺电,贺电称:这次大会与联合国的精神是一致的。在有些国家,宗教受到迫害:而宗教中也有黑暗的一面,比如儿童和妇女常受到歧视,宗教和教派之争也常引起战争。他希望所有的宗教信徒团结起来、形成力量,互相沟通与交流,为大家树立一种和平相处的榜样。美国总统布什、俄罗斯总统普京、英国首相布莱尔、法国总统希拉克和德国总理施罗德、意大利总理贝鲁斯科尼、沙特国王萨费尔等,也向大会发了贺电。

 

    “9·11”事件后,国际关系中涉及宗教因素的矛盾与冲突显著增加:另一方面,宗教领域要求和平与对话的呼声高涨起来,并日益成为一种新的国际潮流。这次世界宗教大会的主题是:主张和平、宽容与对话,倡导宗教间的和睦相处,以此消除暴力和仇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作是当今世界宗教对话潮流的具体反映。

 

    在各与会代表的发言中,均对会议的主题和精神表示赞同和认可。

 

    伊斯兰教代表强调,宗教是人们相互理解的渠道,恐怖主义不属于任何宗教。不应将恐怖主义与某一宗教、某一国家挂起钩来。天主教代表强调,和平是个人和人类整体发展的前提。基督教世界信义宗的代表表示,对话是一种态度,排斥对话与基督教教义是相违背的。但对话的桥梁不是一天建成的,要有足够的耐心与宽容。东正教代表强调,反对利用宗教文化上的不同,将宗教政治化,民族分裂主义、恐怖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与上帝没有关系,因为上帝是宣扬爱心的上帝,而不是宣扬仇恨的上帝。各宗教领袖应当影响这些人,使他们改弦易辙。

 

    这次会议再一次显示,尽管各宗教价值取向差异很大,但对话已成为一种潮流。会议的重要成果,就是顺利通过了各宗教反对暴力和恐怖主义、反对宗教极端主义,促进世界不同宗教和文明间展开对话,保持宗教间和谐,维护世界稳定与和平的宣言。会议还决定设立秘书处作为大会常设机构,大会正式定名为“世界及传统宗教大会”,每三年举行一次。大会推举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为第一届大会主席,同时决定第二届大会仍然在哈首都阿斯塔纳召开。

 

    中国宗教代表团共有17名代表,是此次参会规模最大的代表团,受到了哈方的高度重视和高规格接待。会前,代表团主要领导受到纳扎尔巴耶夫总统的单独会见;会上,团长嘉木样活佛和副团长张继禹道长先后发表演讲,受到好评,大会期间,中国宗教代表团的活动成为哈媒体关注的焦点,对团长、副团长的采访不断,内容都成为哈全国性新闻媒体重要时段的重要新闻;会后,国家宗教事务局齐晓飞副局长等还拜会了哈总统办公厅宗教事务局。嘉木样团长在会上发表了主题演讲,他指出:和平是各宗教的共同追求,是在血与火的战争中升华出来的人类伟大理想。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创造人类的幸福与快乐,是宗教的基本任务,也是宗教真正价值的体现。因此,要发挥各种宗教独特的感召力,唤醒人类善良的本质,共同缔造出美好的人间世界。他提出了宗教在国际社会中发挥促进和平作用所要遵循的五条原则,即兼容、交流、对话、共处、进步。嘉木样团长提出的五原则,体现了中国宗教宽宏博大的襟怀和理性进步的追求,博得了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