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产业
中国政府网
 

    2003年中国软件产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产业规模、软件出口、基地建设、软件企业以及技术创新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其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出口迅速增长2003年中国软件与系统集成实现销售收入1600亿元,比2002年增长45%;出口20亿美元,同比增长33%。全国累计认定软件企业达8582家,其中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的软件企业已达192家,过10亿元的有19家;在2002年认定了106家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软件企业基础上,2003年又动态调整、评定了172个重点软件企业。软件从业人员50多万人,其中从事软件开发的人员超过25万。

 

    政府支持力度加大,产业政策效果明显2003年8月信息产业部成立落实《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文件工作办公室,加大了此文件的贯彻实施力度。11月,信息产业部、发改委、科技部、商务部和国家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联合主办第七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充分体现了政府各有关部门推动软件产业发展的决心和意志。产业政策效果明显。《若干政策》颁布3年来,为软件企业累计落实退税金近100亿元,有力地推动了软件企业的发展成长。

 

    产业基地建设步伐加快,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软件产业发展开始提速2003年,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杭州、西安、成都、大连、济南、长沙和珠海11个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又新认定北京、上海等6城市为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基地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日益突出。中国软件产业区域发展相对不均衡,在172家重点软件企业中,北京、上海、深圳和浙江四地的企业数量超过全国重点软件企业总数的50%以上,但在2003年开始呈现出向全国扩散的良好态势。中西部地区的软件产业迅速成长,特别是东北地区的软件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在172家重点软件企业中吉林省有11家(在各地区排名中位居第5),辽宁省有7家。

 

    软件企业规范化发展成为主流趋势,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2003年通过CMM2级以上的企业有110家,通过CMM3级以上的有50多家,通过CMM4级以上的有5家,而2002年通过CMM2级和CMM3级分别为50家和16家,注重规范化发展成为软件企业的共识,软件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工程化能力不断提高。经过认定的8582家软件企业中,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有6000家。登记软件产品已达18287万个,比年初增加了7100个。中国企业自主开发的红旗Linux操作系统、中软Linux操作系统和永中Office等产品在市场中已具备一定的竞争力。

 

    嵌入式软件的销售收入明显增加,Linux软件发展开始加速在整个软件产品销售收入中,嵌入式软件与纯软件产品的比例由2002年的2∶5,变为2003年的1∶2。国内软件企业开发的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已从2002年36.2%上升至2003年的38.6%。2003年国内Linux软件销售收入达到6640.6万元人民币(不包括嵌入式应用),比上年同期增长26.4%,已经连续3年高于整体操作系统软件的增长速度,同期Unix和Windows操作系统的同比增长仅为4.5%和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