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发展概况
中国政府网
 

    2003年,是中国航天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更是成绩显著的一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克服了非典造成的不利影响,圆满完成了以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为代表的科研生产任务,创造了一个月内成功进行四次航天发射的新纪录,把中国航天事业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同时,按照第二次工作会议确定的到2005年发展与建设纲要的要求,在结构能力调整、改革和企业脱困、民品发展、战略规划、技术创新、财经管理、人力资源和人才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也取得了新的成绩。

 

    重大决策2003年6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召开了第一次财经工作会议,通过对经济数据的全面分析揭示了集团公司的经济形态和结构、经济增长方式、一般规律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一项制度,完善两个体系的财经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建立一项制度就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成集团公司母子公司体制的构建;完善两个体系,就是要建立和完善高效的经济运行体系和有效的监督体系。集团公司今后一个时期财经工作的方向更加明确。

 

    经济效益2003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控股公司中包括中兴通讯、德尔福万源公司、万源金德公司)完成国内生产总值(GDP)139.4亿元,增长35.5%,完成工业总产值367.8亿元,增长42.9%,实现总收入469.4亿元,增长22.3%。其中28户国家预算内工业企业中,赢利企业为24户,亏损企业为4户,全年盈亏相抵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93亿元,比上年增盈1707万元。

 

    科研生产2003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圆满完成了六星一船的发射任务,将1996年以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连续成功发射的纪录续写为33次。

 

    载人航天工程取得历史性突破。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由长征二号己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飞船按计划绕地球飞行14圈、自主飞行21小时30分后,于16日安全返回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

 

    卫星发射连续成功。北斗一号03星、资源一号02星、创新一号小卫星、第18颗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中星20号通讯卫星、探测一号赤道星相继发射成功,在轨运行正常,交付用户。在轨的17颗各类卫星均稳定运行,为中国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广泛的服务。

 

    航天技术的发展稳步推进,突破了以液氧煤油发动机为代表的诸多关键技术。载人航天工程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系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4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还有93项获得了国防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10项,二等奖25项,三等奖58项。

 

    民品工作2003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按照“进一步清理整顿公司,规范公司管理,把投资链条缩短到四级”的工作思路,将187家公司列入清理整顿范围,完成了107家公司的清理;围绕卫星应用、计算机软件、汽车零部件等产业成功地开展了多项重组工作;加强了对上市公司的管理,“香港航科”实现整体扭亏为盈,实现利润3036万港元,六院控股的“航天动力”成功上市,发行流通股6500万,募集资金2.28亿元;进一步加大了民品核心企业和重点产品的培育,民品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取得了新进展,国内外市场开拓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初步形成了集团层面的民品市场开发支持体系。

 

    国际合作和外经贸2003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含控股公司)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为9.4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5.8%。其中出口总额为3.8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进口到货总额为5.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9.4%。

 

    改革脱困2003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按照“发展航天、强大集团、改革创新、铸造一流”的发展方针,积极开展了能力结构调整、改革和企业脱困工作。先后组织完成了航天时代电子公司、航天工程咨询中心和神舟航天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的重组工作;所属研究院、基地的改革调整方案也在进一步拟定中;完成铜江机械厂、明江机械厂两厂的破产工作,共解除负债4.73亿元,安置人员2972人;组织研究确定了3厂分立破产和1厂债转股及5厂三线调迁贷款停息挂账等改革脱困工作。

 

    财经管理和制度建设2003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加快了财务体系建设,完善了预算管理制度,首次编制了全集团公司的财务预算;制定了内部效绩评价试行办法;完成了对预算单位银行账号的清理;建立了三套网银系统,146个成员单位在财务公司办理了开户手续;实施了总会计师制度,财务公司也通过增资扩股增强了实力。进行了鑫诺公司、长城公司债务重组及相关项目运作,涉及金额7.5亿元。此外,还开展了集团公司总法律顾问制度试点工作,开展了集团公司规章制度体系的研究,制定了集团公司知识产权保护规定。

 

    人力资源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了领导班子建设,规范了领导干部管理。通过干部交流、党政干部双向进入和新老交替,对党政领导干部和型号两总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干部年轻化步伐加快。加强了对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完善了《院、基地、直属单位正职岗位收入与目标责任考核挂钩办法》,制定了院、基地、公司、直属单位正职经济效益岗位收入考核办法。在全国人才工作会上,集团公司作为优秀典型做了发言。此外,开展了两院院士候选人的遴选工作,评选出工程院院士候选人9人,科学院院士候选人4人,其中3人当选为中科院院士,2人当选为工程院院士。另外,共有3个集体、19名个人受到国家级表彰。

 

    信息化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2003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信息化建设,重点开展了广域网、城域网和局域网等基础建设,集团公司视频会议系统建成并使用,AVIDM工程基本实现了总体与分系统之间的协同设计、设计与装配之间的信息共享,缩短了产品研制生产周期,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可靠性。同时,管理信息化建设也全面启动,财务信息化一期工程已经实施。

 

    企业文化建设继续深入开展,在继续完善和推广视觉识别系统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开展了理念识别系统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