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通信业发展情况统计
中国政府网
 

电信运营业发展情况

 

    2003年全国电信业务收入完成4610亿元;新增电话用户1.12亿户,用户总数达到5.32亿户,居世界首位。其中固定电话新增4900万户,达到2.63亿户;移动电话新增6300万户,达到2.69亿户。互联网上网人数达到7950万人,居世界第二位。固定电话主线普及率和移动电话普及率分别达到20.5%和20.9%,通电话的行政村比重达到89.2%。通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46亿元。业务结构日趋多样化,各类新业务发展迅猛,市场竞争格局进一步形成,消费者对业务使用和服务提供者有了更多的选择权。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试验取得积极进展,单系统测试已经完成,网络技术试验开始启动。

 

    电信业务收入稳步增长2003年中国电信业继续保持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电信业务收入达4610亿元,同比增长13.9%,增长速度与2002年基本持平,是同期GDP增速的1.5倍。电信业务收入中固定本地网电话业务收入达1491亿元,同比增长9.2%,占整个电信业务收入的32.3%;传统固定长途电话业务收入达到675亿元,同比增长7.7%,占整个电信业务收入的14.6%;移动通信业务收入达到2160亿元,同比增长17.3%,占整个电信业务收入的46.9%;数据通信业务依然是收入增长最快的业务,2003年完成业务收入263亿元,同比增长46.1%,占整个电信业务收入的5.7%。

 

    电话用户规模保持较高的增长趋势,移动电话用户总数首次超过固定电话2003年,中国电话用户规模持续增长,总数突破5亿,年新增电话用户已超过1亿户。

 

    全国固定电话用户新增4908.3万户,达到2.63亿户,比上年同期增长22.8%。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20.5部/百人。全国平均月新增固定电话用户409万户,其中新增无线市话用户占新增用户的50%左右。

 

    全国累计新增移动电话用户6268.8万户,平均月新增移动电话用户522.4万户,总数达2.69亿户,同比增长30.6%。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20.9部/百人。到2003年10月,中国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首次超过固定电话用户总数。

 

    中国的互联网用户总数为7950万人,比2002年增长34.5%。

 

    电信业务结构更趋多元化,电信网络规模继续扩大2003年电信业务结构更趋多元化,主要业务依然保持了较旺盛的市场需求。固定、移动、互联网三大业务的用户年增长率都在20%以上,其中互联网上网用户增长速度最快。IP电话、短消息、宽带等业务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人们重要的通信消费。

 

    在长途电话业务领域,随着IP电话的普及,国内长话、国际长话和港澳台长话业务中IP电话的份额持续增加,而传统固定长途电话的份额持续下降,IP电话业务量迅速超过了传统固定长话。移动长途电话业务的份额也稳步提高。

 

    2003年中国的电信网络规模继续扩大,全国光缆总长度新增45.8万公里,达到271.0万公里,其中,长途光缆线路长度新增5.9万公里,达到54.7万公里;长途电话交换机容量新增88.6万路端,达到861.7万路端;局用交换机容量新增6743.7万门,达到35400.5万门;移动交换机容量新增6232.1万户,达到33632.4万户。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实装率分别达到74.4%和79.9%。基础数据网络端口规模达到140万个;互联网拨号服务器端口达到346万个。

 

    在宽带网络方面,2003年宽带用户规模突破1000万户,使宽带业务成为互联网市场的一大亮点,促进了电信网络从基于电路交换的窄带话音网向基于IP的宽带综合业务网的转变。中国国际互联网出口带宽从1997年的25Mbit/s增长到2003年的20Gbit/s,中国已拥有世界最大的高速传输网络,正在形成端到端的宽带应用环境。在宽带用户需求的驱使下,宽带网建设投入继续加大,形成了以xDSL为主,以LAN等其他手段为辅的宽带接入网络。

 

    固定资产投资稳定,重点向新领域倾斜2003年,中国电信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15亿元,已连续4年超过2000亿元。

 

    2003年电信投资结构呈现以下特点:一是西部地区投资增长明显。2003年西部地区电信投资增长5.6%左右,增幅与中部相比增长明显。二是数据及新业务领域的投资继续加大。三是企业内部管理和支撑系统的投入加大。

 

    电信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村村通电话”工程加速实施2003年,中国的电信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电信服务质量不断改善。2003年中国电话普及率水平突破40%,固定电话主线普及率和移动电话普及率分别达到20.5%和20.9%,互联网业务得到快速普及。中国的移动网络覆盖的盲区不断缩小,性能更加稳定,并与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通了国际漫游业务。到2003年,中国已能够提供全球已开展的绝大多数电信业务,尽可能地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通信需求。随着市场竞争格局的进一步形成,消费者对业务使用和服务提供者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同时,定期公正透明地向社会通告服务质量,以及政府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机制的初步建立,改善了电信服务质量,群众反映强烈的服务热点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电信用户满意率逐步提高。

 

    为解决农村通信发展滞后的问题,鼓励新技术在西部和偏远农村地区的应用,制订了“村村通电话”工程初步方案,以进一步推动农村通信发展。到2003年底,全国已通固定电话行政村比例接近90%,农村电话用户总数占固定电话用户总数的34.9%,农村电话用户新增数量以2002年新增数量1.4倍的规模较快增长,农村地区的电信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运营情况

 

    中国电信2003年全年实现通信主业收入1452亿元,同比增长8.1%。新增电话用户2883万户,总数达到1.62亿户;无线接入电话达到2578万户,累计新增1481万户;新增宽带用户484万户,达到735万户;因特网拨号注册及主叫电话号码计费用户达到2599.9万户;数据通信基础业务用户端口达到38万户。其中:DDN用户端口达到30.4万户;帧中继及ATM业务用户达到7.6万户。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6亿元。本地交换设备容量达到2.1亿门,累计新增3581万门。

 

    中国网通全年完成业务收入746.8亿元,同比增长11.93%。电话用户总数增长1664万户,达到9408万户;无线市话达到1151万户;宽带接入达到351万户。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6亿元。全年长途电话交换机容量累计新增14.1万路端,达到194.7万路端;局用交换机容量新增446.2万门,达到8242.0万门;接入网设备容量达到2292.1万门。

 

    中国网通在2003年确定了融合重组实施方案,在收购了吉通公司的基础上,先后成立了网通国际、网通北方和网通南方三家公司。

 

    中国移动2003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719亿元,增长13%。全年净增移动用户3992万户,总数达到1.77亿户。净增GSM交换机容量3920.8万户,总容量达到2.22亿户,GPRS核心网容量达到592万户。GSM国际漫游通达155个国家和地区,GPRS国际漫游扩大到35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联通2003年新增移动电话用户2403万户,累计达到9219万户;互联网用户净增514万户,累计达到1243万户。全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667亿元,增长32.5%,收入市场占有率接近14.5%,增长2.5个百分点。2003年,移动电话业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由2002年的83.8%上升至91.6%。净增CDMA用户1189.4万户,CDMA用户累计达到1906万户;净增GSM用户1213.3万户,GSM用户累计达到731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市场占有率接近35%。

 

    中国卫通IP电话业务和卫星导航定位综合信息服务业务已在2003年启动,实现业务收入45501万元。公司所属中宇卫星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全年发展用户691户。

 

    已有30个省级分公司、146个市级分公司完成了工商登记等有关手续,142个城市的用户可以通过NGN网络拨打国内、国际长途电话业务。

 

    2003年完成了中国东方通信卫星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结构调整。与中国联通签署了收购国内第一家上市电信运营企业——联通国脉公司股权转让协议。

 

    2003年12月19日,经国资委正式批复,中国卫通与中国四维测绘技术总公司重组。

 

    铁通公司2003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71.5亿元,同比增长41.4%,其中:固话本地、长途业务收入分别增长47.8%、26.7%,数据业务增长70.7%。完成电信业务总量78.4亿元,同比增长42.4%。2003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660.3万户,净增336.5万户;互联网用户67.3万户,比上年末增长35.1%;无线寻呼用户年末拥有187万户。用户交换机容量76.2万门,较2002年末提高31%,接入用户交换机话机数提高45.5%。长途电话交换机容量新增31.1万路端;局用交换机容量新增348万门。固定资产投资为64.5亿元。

 

邮政通信业发展情况

 

    2003年邮政业务总量完成541亿元,比上年增长9.4%;邮政业务总收入完成526.9亿元,比上年增长3.2%;实现了收支平衡略有盈余;劳动生产率8.3万元/人。

 

    邮政业务持续健康发展2003年邮政部门重点发展以商函、速递为重点的邮递类业务;大力发展物流、代办电信、代办保险等新业务;继续稳步发展金融类业务,健康发展集邮业务。

 

    全年函件累计完成103.8亿件,其中:邮政商业信函完成17.8亿件,比上年增长9.4%;包裹累计完成1.1亿件,比上年增长4.7%;特快专递业务全年业务量完成1.7亿件,比上年增长22.8%。

 

    全年订销报纸累计达166.1亿份,订销杂志累计达11.3亿份。全年邮政储蓄期末余额达到8988.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1.9%。全年集邮邮票销售18.3亿枚,集邮品销售0.4亿册。邮政物流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24.4%。全年代办电信业务收入完成10.4亿元。

 

    邮递类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1.6%,其中:函件业务收入完成52.5亿元,比上年下降3%;包裹收入完成22.7亿元,比上年增长8.1%;报刊收入完成56亿元,比上年下降0.1%;特快专递收入完成51.5亿元,比上年增长6.1%。

 

    邮政金融类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13.3%,邮政储蓄收入完成207.8亿元,比上年增长14.2%;汇票收入完成18.1亿元,比上年增长4.6%。

 

    调整固定资产投资结构,通信网路与能力进一步加强2003年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31.8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2.9亿元,占总投资比重为40.6%;技术改造投资18.9亿元,占总投资比重为59.4%。

 

    2003年全国拥有专用邮政运输飞机6架,邮船8艘,火车邮厢436辆,各类邮政汽车4.6万辆,其中,邮运汽车1.3万辆(大吨位1988辆)。邮路总数2.1万条,其中:航空邮路1010条,铁路邮路168条,汽车邮路1.4万条。邮路总长度(单程)327万公里。农村投递路线总长度(单程)353.2万公里,城市投递段道4.4万条。

 

    邮政电子汇兑系统网络已覆盖全国32468个县(市),邮政汇兑业务已全部纳入邮政电子汇兑系统进行处理,邮政汇兑联网网点达2.3万个,占汇兑网点比重为51.5%。

 

    邮政储蓄绿卡系统稳步运行。2003年底,邮政绿卡卡户达5000万户,全国通存通兑联网网点由上年底的2.8万处增加到3万处。ATM机达到5831台,每日异地存取款交易量由上年底的26.9万笔增加到现在的42.3万笔。

 

    努力改善邮政通信服务,水平、质量不断提高全国邮政局所、服务网点合计6.4万处,其中,设在农村的局所、服务网点4.6万处;提供邮政全功能服务的局所3.6万处,电子化局所1.8万处。邮政信筒信箱27.6万个,邮政报刊图书销售点5.1万处,集邮品销售点2万处。邮政储蓄点3.4万处。全国邮政信报箱群28.7万处,邮政妥投点已达到3445.1万个。人均函件量达8.1件,局所、服务网点平均服务人口达2万人,每百人报刊量为13份。投递服务体制进一步完善,县以上城市城区范围内包裹投递到户,用户评价邮政投递服务质量满意度达91.4分。

 

    中国邮政与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通邮关系,与151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邮件总包直封关系;国际邮件互换局和交换站总数达到52个;与195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邮政汇兑业务;国际邮政速递业务可以通达200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