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市场
中国政府网
 

一、家电市场运行的主要情况和特点

 

    家电市场运行的基本情况:

 

    2003年中国家电市场运行情况较好,市场销售增长加快,需求稳定增长,生产和出口增长强劲,效益进一步提高。

 

    主要家电产品的生产保持快速增长受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拉动,2003年中国家电行业生产实现快速增长,全年家用电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412.26亿元,同比增长29.15%;主要产品产量均实现两位数的增长,其中,微波炉产量3660.41万台,同比增长高达53.35%,增幅居于首位,电冰箱、空调器、电饭锅等主要电器产量增长都超过30%。消费类电子产品产量也实现快速增长。

 

产品名称 2003年产量(万台) 同比增长
冰 箱 2207.5 37.18%
洗衣机 1942.63 27.81%
空调器 4812.5 47.40%
冷冻箱 563.53 11.65%
电风扇 11071.64 13.63%
微波炉 3660.41 53.35%
排油烟机 395.79 12.56%
电饭锅 3691.01 49.83%

 

    家电出口保持大幅增长态势2003年中国家电产品(不包括黑色家电)出口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全年家电出口额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大关,达到125.76亿美元,同比增长42.4%。月度出口规模一直保持着较高水平,其中有7个月的出口增幅达到40%以上,增幅最高的是12月份,为69.0%,增幅最低的是8月份,为27.9%;有8个月的出口规模在10亿美元以上,单月出口额最高的是4月份,达13.06亿美元,最低的是1月份,为7.8亿美元。主要产品的出口数量增长较快,其中,空调器出口1643.88万台,增长1.04倍,洗衣机、电冰箱、微波炉等产品出口量的增长均达到40%以上。2003年中国电视机出口4762万台,同比增长50.5%。

 

产品名称 2003年出口量(万台) 同比增长
电冰箱 880.73 44.34%
洗衣机 362.98 62.28%
空调器 1643.88 103.66%
冷冻箱 92.87 8.52%
电风扇 16570.19 25.09%
微波炉 2974.26 46.19%
电饭锅 1374.18 35.00%
电熨斗 7499.3 23.21%
电视机 4762 50.5%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及中国家电协会

 

    国内家电市场销售稳步增长,增速加快随着需求的增长,2003年国内家电市场销售总体呈稳步增长态势,增速逐步加快。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3年全国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家电及音像类商品销售额达到2185.4亿元,同比增长18.6%,高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个百分点,增长幅度比2002年和2001年分别提高4.8和10.9个百分点。从2003年月度情况看,7月份销售额达193.7亿元,居各月之首,12月份销售增长幅度最大,达到29.4%。

 

商 品 单位 2003年
销 量
同比增长
(%)
2002年同
比增长(%)
彩色电视机 万部 367.6 11.3 10.6
影碟机 万部 166.8 14 15.7
家用全自动洗衣机 万台 133.3 16.7 13.9
家用电冰箱 万台 186.5 3.8 11.6
房间空调器 万台 251.3 32.9 43.4
微波炉 万台 147 15.9 26.7
电热水器 万台 59.2 13.6 18
燃气热水器 万台 48.2 36.5 13.8
家用消毒柜 万台 26.2 40.5 22.5

 

资料来源: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

 

    在家电销售额快速增长的同时,主要品种的销售数量保持增长。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对全国350多家大型商业零售企业的统计,2003年家用全自动洗衣机、彩色电视机、家用消毒柜等产品销售增长速度加快。

 

    市场消费价格持续下降延续近几年家电类商品零售价格持续走低的趋势,2003年家电商品零售价格继续下降。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3年家电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下降5.8%,降幅与2002年持平。从各月零售价格变化趋势看,下降幅度总体呈减小趋势,城市市场下降幅度大于农村市场,价格下降的态势将继续保持。

 

    家电行业经济效益有所提高2003年家电行业利润总额累计完成91.58亿元,比上年增加15.13亿元,增长19.8%,其中,空调行业实现利润47.55亿元,增长11.3%,占全部利润的52%。在利润增长的同时,家电业产成品存货占用资金196.6亿元,同比上升2.25%,应收账款净额333.4亿元,比上年高出60.7亿元,增长22.24%,2003年家电行业资金周转状况不容乐观。

 

    家电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

 

    家电外销增长大于内销,出口依存度不断提高2003年家电市场销售中,外销市场显示强劲活力,销售增长幅度大大高于内销市场,成为拉动生产增长的主要动力。主要产品空调器、洗衣机和微波炉的外销增长分别为87%、38%和46%,分别高于内销增长50、26.5和38个百分点。出口的高速增长,使中国家电业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进一步提高。2003年主要家电产品的出口量在总销量中的比重继续上升,其中,微波炉的外销比重占到3/4以上,空调器的外销比重也超过1/3。

 

    家电业流通渠道的竞争转向家电连锁企业的寡头竞争随着家电业竞争的日趋激烈,流通业对家电业发展的影响日益扩大。2003年家电业流通渠道的竞争更加激烈,继百货家电与连锁渠道的对峙被打破之后,连锁业态达到长足发展,逐步由大中城市向周边中小城镇发展,竞争的焦点已由百货店和连锁店之间的竞争转向家电连锁之间的寡头竞争。有关数字显示,近两年家电连锁企业网点迅速增加,截止到2003年底,国美在全国的分店已达到150家,苏宁达到102家,永乐有70家左右,大中达33家,其中,苏宁和永乐的分店数比2002年出现了翻倍的增长,专业家电连锁的销售额占中国家电产品销售总额的比重已由1998年的不足5%增长到2003年的34%左右;同时,外资也对家电流通领域形成冲击,2003年5月来自台湾的家电巨头灿坤进入内地流通市场,仅半年时间就发展到46家分店,成为新的竞争对手。流通渠道的竞争将在更大的范围内展开,家电流通市场被少数连锁企业瓜分的局势正在形成,而对于家电生产企业,是否拥有畅通、可靠的销售渠道将成为决胜市场的关键所在,得渠道者得市场的态势已经形成。

 

    家电业重组趋势进一步明显2003年是家电业震动最大的一年,资本的流出与流入使整个家电市场的竞争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家电产业重组的趋势已经显现。随着竞争的加剧,家电业掀起并购重组的浪潮,一方面,部分家电企业随着自己的“新东家”离开了家电产业,多以国有企业为主;另一方面,一些名牌企业将品牌延伸,纷纷投向新的领域,汽车制造是涉足较多的领域,如春兰、美的、新飞、奥克斯等都已投资汽车业。在家电资本快速流出的同时,资本的流入逐步增多,尤其是IT业与家电业的结合,形成了新的产品和品牌优势。2003年随着数字家电的兴起,国内外IT业巨头摩托罗拉、戴尔、夏新等先后进入家电产业,使得国内高端彩电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国外品牌本土化趋势增强2003年国外家电跨国公司更加重视中国在全球市场的地位,不断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渗透力度,本土化进程大大加快。一方面顺应家电产业链转移的趋势,继续加强在华企业的投资,使这些企业具备全球制造基地的能力,特别是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转移核心技术,加快新产品的开发与投放;另一方面,调整竞争策略,缩小价格差距,进一步延长产品生产线,在更为宽泛的领域参与中国市场的竞争,在保持高端市场的同时,实施本土化营销策略,更深地介入中低端产品市场,以中低价产品提高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外资企业占据高端市场、内资企业占据低端市场的界限更加模糊,特别是以LG 、三星为代表的韩国企业,依靠强大的上游支持和本土化运作,成为市场的强劲力量。国外品牌本土化趋势增强,进一步加剧了国内家电市场的竞争。

 

    市场需求细分,数字家电成为热点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家电市场出现需求细分,个性化特征进一步明显,消费结构进入新一代升级阶段。在家电消费升级中,数字化成为主要趋势,特别是高端产品数字电视表现尤为突出。2003年以来,等离子、液晶、新一代背投等高端彩电市场增长迅猛,成为国内彩电市场新的增长点和企业竞争的重点。数字技术、通讯技术和家电产品的融合,为消费类电子产品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二、家电市场运行的主要问题

 

    农村市场消费有待提高,产品针对性有待增强2003年中国家电市场进入成熟期,但农村市场总体消费水平不高,据有关部门调查,中国城市居民对家电的需求趋于饱和,而农村居民家电的普及率尚不足20%。一方面,农村市场的消费潜力巨大,需求增长旺盛,另一方面,家电产品针对性不强,销往农村的部分产品功能过剩,使用复杂,标志繁杂,样式陈旧,售后服务不完善,严重影响了农村家电消费市场的稳定增长。

 

    出口价格持续下跌2003年在中国家电产品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出口价格延续了近年来持续下降的态势,企业效益受到严重影响。2003年中国微波炉出口量2974.3万台,比上年增长46%,单价下降7%,窗式空调的出口单价比上年下降8%,其他品种价格也呈下降趋势。

 

    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对家电业的影响较大2003年,钢材、塑料、铜材等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家电行业生产成本快速上升,利润空间被压缩,使家电市场低成本、低价格竞争策略面临严峻的考验。在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企业难以通过提高产品价格的方式化解和转移原材料涨价的压力,对行业的正常运行和企业竞争力的提高造成一定的影响。

 

    家电出口市场环境进一步复杂中国家电在全球市场地位的不断提高和出口的高速增长,引起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高度关注和贸易摩擦,对中国家电产品的出口和对国际市场的开拓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如2003年5月美国对中国彩电出口提出反倾销,虽然到2004年4月才做出终裁,但其影响已经显现。广东彩电出口占全国近一半,2003年四季度广东对美彩电出口连续3个月大幅度下降,使中国彩电整体对美出口急剧下滑。除彩电外,空调器、影碟机等产品的出口也有产生贸易摩擦的危险,中国家电出口市场环境进一步复杂。

 

    核心技术的匮乏困扰消费类电子企业的发展在产品技术的升级中,虽然中国推出了等离子、液晶等高端新产品,但在其核心技术的研发上始终缺乏足够的突破和自主权。核心技术的匮乏使中国消费类电子难以获得领先优势,发展空间和利润空间受到限制,同时,由于在业界标准的制定上受制于人,中国企业面临更多的专利费争端和纠纷,严重困扰了企业的发展,缺乏核心技术的发展弱势愈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