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是中国海关任务完成最好的一年。国务院隆重举行授予海关关衔仪式,成为新中国海关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标志着海关事业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一、全面贯彻落实海关工作16字方针和海关队伍建设12字要求
海关是守护国家经济大门、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的钢铁长城。做好海关工作,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人民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挑战,全国海关全面贯彻落实“依法行政,为国把关,服务经济,促进发展”海关工作16字方针和“政治坚强、业务过硬、值得信赖”海关队伍建设12字要求,确保了海关把关服务职能的切实履行,确保了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
二、正确履行把关服务职能,圆满完成海关各项工作任务
认真贯彻全国打击走私工作会议精神,反走私斗争取得新成果全国海关综合运用行政执法和刑事执法两种手段,大力推进反走私综合治理,保持打击走私高压态势,大规模走私继续得到有效遏制。2003年,全国海关共查获各类走私案件12939起,案值99.3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3%和51%;对3090名走私犯罪嫌疑人采取了强制措施,向检察机关移送审查起诉1914人;同时查获反动、邪教、淫秽等非法印刷品、音像制品及有关物品523.6万件,查获各类毒品4456.5千克,各种走私文物4025件,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海关税收超大幅度增长,为增强中央财力做出积极贡献全国海关坚持以税收为轴心,努力降低各种减收因素的影响,科学征管,综合治税,规范减免,不断提高税收征管质量,提前104天完成年初2590亿元的税收计划,又提前19天完成温家宝总理提出的3500亿元税收新目标。2003年,全国海关征收关税和进出口环节税净入库3711.57亿元,比上年多收1120.95亿元,增长43.27%。
提高监管水平和通关效率,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大发展针对外贸进出口大幅度增长的新情况,全国海关大力推广快速通关、便捷通关、无纸通关等改革措施,积极推动“大通关”建设,监管水平和通关效率不断提高。2003年,全国海关监管进出口货物总值8512.1亿美元,同比增长37.12%,其中,监管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4047.9亿美元,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47.55%,比上年同期增长33.99%;监管进出境旅客2.3亿人次,各类邮包、快件1.5亿件。
海关统计工作成绩显著2003年,统计基础工作继续得到强化,数据质量不断提高,统计职能作用充分发挥,统计数据和统计信息得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党委政府的进一步重视,对国家经济建设的宏观调控和科学决策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海关国际合作继续扩大,合作内容更加丰富。海关督察审计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行政执法监督作用不断增强。海关财务装备工作成效明显,预算安排更趋科学合理,内部管理更规范,财务装备改革、后勤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政府采购工作得到加强,海关财务装备和后勤工作为海关改革和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海关政策研究、新闻宣传工作有声有色,海关政务信息报送在中办、国办信息系统名列前茅,连续5年被评为向国办报送信息先进单位。海关学会、口岸协会、报关协会等社会团体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现代海关制度第二步发展战略开始启动,海关各项改革和建设进展顺利
现代海关制度第二步发展战略规划基本形成2003年,海关总署党组启动现代海关制度第二步发展战略。经过全国海关上下近一年时间的共同努力,《2004—2010现代海关制度第二步发展战略规划》初步形成。总体目标是:在初步实现现代海关制度第一步发展战略目标的基础上,以建立风险管理机制为中心环节,全面、协调地推进海关各项业务改革和综合改革,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与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严密监管与高效运作相结合的现代海关制度,把中国海关建设成为科学、文明、高效、廉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海关。
风险管理试点初见成效建立涵盖海关工作各个领域的风险管理机制是现代海关制度第二步发展战略的中心环节。2003年,按照“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和“方法科学、手段先进、识别准确、反应敏捷、配合密切、管理有效”的要求,天津、大连、上海、杭州、青岛、广州、黄埔、南宁、拱北、江门10个海关的风险平台试运行和8个重点课题的攻关工作进展顺利,初见成效。
加工贸易和保税监管改革稳步推进加工贸易进出口近年来一直占全国外贸进出口的半壁江山。深化加工贸易和保税监管改革,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是海关业务改革的主战场之一。2003年,海关积极主动地制订了加工贸易改革指导方案,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思路,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实践探索。加工贸易联网监管取得突破性进展,保税区区港联动试点、出口加工区封关验收以及深加工结转等改革试点工作进展顺利。
大力推广H2000系统,海关信息化迈上新台阶H2000系统扩大试点工作进展顺利,为全面实现海关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升级换代奠定了良好基础。电子口岸跨部门、跨地区联网应用取得新的进展,各地电子口岸平台建设有了良好开端。海关作为国务院确定的6个电子政务试点单位之一,试点示范工程进展顺利,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肯定和好评。海关信息系统基础建设不断完善,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机制不断加强。
四、以人为本,从严治关,向建设准军事化海关纪律部队迈出新步伐
海关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得到加强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政治坚强、业务过硬、值得信赖”海关队伍建设12字要求,大力加强海关队伍和各级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落实中央关于加强海关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各项措施,各直属海关单位和总署司局级领导班子调整和干部交流基本到位。
海关队伍正规化建设再上新台阶认真贯彻落实《海关基层建设纲要(试行)》,海关基层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新进展。顺利完成了海关关衔首次评定工作,在当地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各级海关普遍举行了隆重的授衔仪式,《海关关衔条例》和《海关内务规范(试行)》的要求逐步落实,建设准军事化海关纪律部队工作开始起步。
海关反腐倡廉工作成效显著认真贯彻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和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重在治本”,抓巩固、抓落实、抓深入、抓提高。认真落实关长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继续保持反腐败工作力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以“勤、实、严、廉、新”为抓手,总署机关建设取得较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