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国概况>> 中国简况
 
中共六大政治决议案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5月29日   来源:人民日报

    十一 革命高潮是不可避免的

    虽然如此,但仍有许多根据,指出新的广大的革命高潮是不可避免的。

    有几种主要的动力,足以促进并加紧新的高潮之到来:(一)凡是引起革命的矛盾,没有一个是解决了的。(二)帝国主义者决不愿意轻易地抛弃自己的对华的特权,如租界、租借地、关税管理权等等;反动派在资产阶级领导之下,不能得到真正的集权和统一。(三)工业经济的危机很难找到出路,工人阶级生活状况极小限度的改良也是非常困难,殖民地地位上的其他种种困难非常之多,定期的农业危机更加厉害,于是原料食粮的价格不断地高涨,劳动后备军更是日益增加,使工业和工人阶级受着极大的压迫。(四)资产阶级式的改良方法不能解决土地问题,并没有空余土地可以对贫农、佃农略略让步;因为中国的小地主是占极大的优势,而小地主是甚至于减租都不能接受的。(五)统治阶级之间继续着冲突,军阀混战不息,将来这种混战不但可能,并且不可避免,--虽然表面上现在南京政府统一了中国。

    革命潮流生长的助动力,就是帝国主义列强冲突日益剧烈起来。这就更可以解除中国革命的束缚。此外,还有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生长,以及中国的邻近的殖民地民族的革命运动的兴起(印度)。

    第六次大会认为:新革命高潮之最初的薄弱的征象,已经可以看见。最先可以说的,便是经济斗争的群众罢工已经有复兴的现象。工人群众对于国民党的幻想迅速地消灭,自动地从下层组织起来,这都表示工人阶级觉悟的深入。再则,反帝国主义运动又在生长,不但激起工人群众,并且还有一部分革命的城市小资产阶级起来参加。

    至于农民斗争,则至今保存的苏维埃政权的根据地(南方各省)及其少数工农革命军,更要成为这一新的高潮的重要成份。

    第六次大会同时认为:不可以过分估量上述的这些现象,因为即使这些现象综合起来,也还不能形成真正的高潮;参加这些斗争的群众,数量还是不够,城市工人阶级还没有能战胜当前的挫折现象。

    反动的统治在各区域巩固的程度是不平衡的,因此在总的新高潮之下,可以使革命先在一省或数省重要省区之内胜利。目前没有革命高潮的条件之下,这种胜利没有可能实现,然而这种前途是可能的。这里,城市领导作用的重要,和无产阶级群众的高潮,都将要表显它的决定胜负的力量,将要决定“一切政权归工农兵代表会议”的口号,会如何由宣传口号变成直接行动的口号。

    十二 争取群众的任务

    将来的新的高潮,更加要使党将准备武装起义,以至实行武装起义,认做当前的实际任务,--这是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地主资产阶级国民党政权的唯一出路。

    现在正是为此而团结收集无产阶级力量的时候。暂时武装起义在全国范围的意义,还只是宣传的口号。现在要在领导群众日常斗争之中,向群众解释:如果不推翻国民党军阀的政权,那就绝不能改良群众的生活状况。

    现在,第一个革命浪潮已经因为历次失败而过去了,而新的浪潮还没有来到,反革命的势力还超过工农,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党要用一切力量去加紧团结收集统一无产阶级的群众,使他们围绕着党的主要口号。做极巨大的组织工作,以巩固革命工会、农民协会,尽可能地领导日常经济政治斗争,以发展工农群众组织。最后,还要加紧地向无产阶级解释过去革命之中的经验。

    党应当利用每一次工人与资产阶级在工厂中的冲突,农民和地主在乡村中的冲突,兵士与军官在军营中的冲突,--无论如何琐细的冲突,也要利用--去激动并且深入这些阶级冲突,调动极广大的工农群众到自己方面来。党应当利用帝国主义对于中国的一切强暴行为,利用反动派对于民众的一切屠杀压迫(当然不是每次都要号召群众武装起义),扩大群众的反抗,使自己在将来高潮一旦开始的时候,便成为革命运动的唯一指导者。

    争取群众的任务,就是准备武装起义的任务,--因为执行这些任务,就是新的革命高潮之必要的前提,亦就是将武装起义的宣传口号变成直接实际行动的口号之可能的前提。

    十三 机会主义与盲动主义之危险

    争取群众的成效,要看能否执行根据于正确的估量的政策,要看党内能否消除极左倾向的错误与情绪(盲动主义、军事冒险、个人恐怖主义),要看党内能否消除国民党式的命令群众的错误倾向而定。

    最主要的危险倾向就是盲动主义和命令主义,他们都是使党脱离群众的。

    盲动主义理论上的意义,便是少数个人要去进攻显然占着绝大优势的敌人,而不断地实行武装斗争,不要群众不顾群众的盲乱的瞎干。当然亦由于过分估量反革命营垒崩溃的速度和程度,否认一切武装起义应有的条件,不去认真地准备武装起义,而无往不是武装起义,否认日常经济政治的部分斗争之准备工作的必要。盲动主义实际行起来,便是少数革命“党人”的武装起义,简直只依赖武力,而实行军事冒险性质的强暴的斗争。当然,这种盲动往往要强迫群众去武装起义,结果往往变成散乱的零碎的恐怖行动。这是可以使党在群众之中的地位降低,而且枉费力量,损丧工人及是共产主义的先锋队伍。

    盲动主义是代表非阶级化的分子,乡村的及城市的贫民(失业的破产的小资产阶级,一部分革命的知识分子)以及开始加入革命的雇佣兵士,这是他们的意识和实际行动的表现。所以盲动主义,可以表示小资产阶级对于工人阶级的影响,这是与无产阶级的纪律性和组织性相反的。

    同时,共产党不应当轻视这贫民阶级,他们在革命之中是很大的很有势力的力量。党的任务是对于这些贫民群众,进行最大限度的组织工作,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尤其对于城乡的半无产阶级,应当如此。党应当努力吸引这些贫民分子,使他们在工业无产阶级的领导之下加入总的革命运动。不过党应当日益加紧反对小资产阶级式的思想来影响工人阶级及共产党。

    盲动主义之外,还有其他的危险倾向。有些党部的一部分,就是在其他问题上,也有使党离开无产阶级的基础,而倾向于破产农民、城市贫民和游民无产阶级的见解。例如对于工人阶级与农民的关系,有不正确的观念,误认平均财产就是社会主义(在乡村中平均田地、在城市中平均货物)。还有主张烧毁城市的倾向,在有些农民战争之中也曾表现出来,甚至轻视城市无产阶级的领导作用(对于城乡小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对于党内这些倾向都应当严厉的反对。

    此外,使党脱离群众的危险倾向,还有命令主义的实际工作方法。党对于工人阶级的态度,简直会成为绅士式的国民党式的对待群众的方式。命令主义,就是不去教育群众,不去说服群众,而去命令式地指挥群众,强迫群众。以前在机会主义之下,曾经为国民党而命令群众不准动。现在又在盲动主义之下,为反对国民党而命令群众不准不动。

    甚至在职工运动之中,也应用这种方法,到处命令,以命令委派工会领袖或指导机关,大半是单纯的自上而下的工作方法。于是不去造成群众的干部,以至于征求党员及进行职工运动时,也采取联合工人某几个领袖以影响其群众的方法。于是真正的群众工作,便受着非常之大的障碍。

    党内的组织问题上,也有这种倾向。就是党内民主主义的异乎寻常地缩小(并非完全因为秘密状态)。党部机关官僚化,对于党员群众也是大半只用简单的命令方式。如果不能坚决地完全地肃清这种命令主义,党便不能成为有战斗力的能指导群众的党。命令主义与争取群众是不能并存的。

    过去的经验,使党应当战胜极左派的情绪和国民党式的命令主义,现在,都仍旧可以发生对于小资产阶级问题的不正确的倾向。

    党的任务之中,对于反帝国主义反军阀的运动,是要引进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参加。党的任务之中,对于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与反抗军阀税捐的斗争,也要引进农民私有者(自耕农)群众的参加。对于这种策略的误解,可以发生更不好的倾向。现在不必故意加紧反对富农的时候,对于乡村中的富农过于让步,甚至对于店东小资产阶级关系上又要阻止工人及城市贫民的革命运动;以至于名为保存联合战线,而实际上失去领导权,使这些运动服从小资产阶级的指导。

    当工人店员的利益与城市店东小资产阶级剧烈冲突的时候,或者乡村贫农、中农与富农发生冲突的时候,共产党永久应当站在劳动分子方面,而反对剥削者阶级。

    中国革命是半殖民地的革命,反帝国主义的斗争有主要的作用。忽视正在发展的反帝国主义运动而不去力争领导,是异常之错误的。况且,中国革命的新时期中(苏维埃阶段),阶级的关系已经与五卅时期完全不同。革命的深入,使将来反帝国主义的斗争,以及推翻军阀的斗争,--一定要激起加强几十倍的剧烈的群众直接行动,--这种前途更不可以忽视。忽视反帝国主义运动及将来广大下层群众的反帝斗争,同时要加强反对国内反动阶级之前途,--这是极大的错误。

    再则,阶级斗争剧烈地分化过程之中,彻的的土地革命的过程之中,对于无产阶级,在总的中国革命战线之内,最靠得住的同盟者只有农民。因此,忽视无产阶级对农民的领导权,忽视农民的革命作用,同样,跟着农民小资产阶级意识的尾巴主义--亦都是极危险的倾向。

    上述这些倾向:盲动主义、命令主义、均产主义、让步主义、忽视反帝国主义、忽视农民的革命作用等,都是非布尔塞维克的道路。

    中国共产党的布尔塞维克化,是从反对机会主义的指导机关及机会主义的策略而得来的。现在必须继续反对机会主义的斗争,尤其要反对左倾的弊病。所谓“左倾”的这些危险倾向,也只是机会主义的小资产阶级心理的另一方面,影响到工人阶级及共产党的。

    5 党的任务

    一四 在党内工作方面的任务

    现在,党在失败之后,受着损丧而减低了战斗力,党的主要任务就是加强自己的战斗力及党的无产阶级化:

    (一)恢复被破坏的支部以及各级党部,特别注意大生产大工厂中党的支部的建设和发展,因为这里是工人阶级主要群众集中的地方。

    (二)积极地在工人之中征求党员,继续引进工人同志的积极分子加入党的指导机关,务使指导机关工人化,同时,当然要注意纠正这种问题上的几种偏见和不正确的倾向。

    (三)实行真正的民主集中制;秘密条件之下尽可能地保证党内的民主主义;实行集体地讨论和集体地决定主要问题;同时反对极端民主主义的倾向,因为这是可以破坏党的纪律,不负责任的态度可以因此而增加,而且损害党的指导机关的信仰。

    (四)肃清党内一切纠纷、地方主义、小团体主义的倾向,因为这些倾向是损害党内的统一,减低党的战斗力。取消所谓“惩办”制度;对于工作有错误的同志,如果不是有系统的有路线的坚持自己错误的同志,应当纠正他,并且在工作中去训练他。凡是同志做了错误,他要是能纠正过来,应当使他工作而表现他的改正。

    (五)加紧党员群众的教育,增加他们的政治程度,有系统地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中国革命过去几个时期的经验。

    (六)加紧宣传武装起义策略的正确观念,宣传建立工农兵代表会议(苏维埃)的政权的总任务。

    一五 在党与工人阶级的关系及职工运动方面的任务

    (一)党的主要任务是争取工人阶级的大多数,使他们自己积极地赞助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信仰共产党,而且自觉地接受党的指导。更加充分注意职工运动,尤其是产业工人,这样才能加强工人阶级对于农民的领导。

    (二)为实行这一任务起见,必须立刻纠正旧的错误观念,--对于党与阶级关系的错误观念。这种错误观念,便是仿佛认为党是站在阶级之前的一种特殊的力量,可以帮助阶级,可以命令阶级,而不知道党只是工人阶级中最觉悟的最先进的一部分。

    (三)坚决地反对对于自己阶级应用强制和命令的办法,反对强迫罢工以及强迫进行武装斗争的办法。大会认为这种方法是与无产阶级及共产党的利益相违反的,足以断送中国革命的。

    (四)最大限度的努力,要用在恢复革命工会的工作上去。对于真有群众的工会,即使是反动的,党员也应当加入进去,以达到争取工人阶级群众的目的。

    (五)有系统地各方面地努力工作,使工人群众最终地脱离对国民党的幻想。详细地对于群众解释中国革命的教训及中国共产党的策略和任务。

    (六)凡此一切工作,都是争取群众的必要条件,都要在斗争的过程中去实现,要十二分加紧地领导群众的日常经济斗争。

    一六 党在农民运动中的主要任务

    (一)农民运动的中心口号,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交由农民代表会议(苏维埃)处理。

    (二)战术的路线是:主要的敌人是豪绅地主,无产阶级在乡村中的基本力量是贫农,中农是巩固的同盟者,故意加紧反对富农的斗争是不对的,因为这就混乱了农民与地主阶级的主要矛盾。但是并不是说要放弃对于富农半地主的阶级斗争。

    (三)赞助农民的游击战争,而且要使它深入,使它团聚起来。引导农民到有组织的斗争,到自觉地创立苏维埃政权和实现土地革命的斗争。要去联络乡村中的农民运动和城市中工人阶级的斗争。

    (四)建立工农革命军,在现时游击战争发动的区域,是可能而且必要的。因为特殊的政治环境,现在这一任务,应当是党在农民运动中所应特别注意的中心问题。这一任务的成效,可以成为新的革命高潮生长的一个动力--决定新的高潮之一种主要动力之一。

    (五)加紧注意农民的群众组织(农民协会、农民委员会、农民的秘密结社等等)。巩固无产阶级在农民组织之中的指导作用。

    (六)赞助并领导农民群众的部分要求,抗税、抗租、抗债以至于减租等等,以组织广大的农民群众。

    一七 党在苏区的任务

    过去许多苏维埃区域中,有忽视发展扩大革命区域的错误,并有以党代替苏维埃的错误倾向。

    今后的任务是:

    (一)发展苏维埃的根据地,夺取新的区域,巩固新的区域,这种区域是要成为更大发展的基础的。

    (二)最大限度的发展正式的工农革命军--红军。

    (三)彻的的实行土地纲领。

    (四)建立苏维埃的政权机关,引进广大群众参加管理政事。

    (五)坚决地肃清反革命的阴谋,彻的扫除统治阶级政治上经济上的权力。

    (六)保存商业的货物交易,战胜均产主义的倾向--均分小资产阶级财产的倾向(如均分小商人、小手工业等等的财产),因为这种办法,可以加重经济破坏而动摇苏维埃政权的。可是要知道店东小资产阶级的怠工是可能的,应当加以预防,应当有正当的经济政策。

    (七)最大限度的保障与邻近城市及工人运动的联络。

    (八)当苏维埃政权能扩大到城市中心的时候,要彻的地改良工人阶级生活状况。要尽可能地使工人群众积极地参加苏维埃,要实现苏维埃中无产阶级分子的领导权。

    一八 反帝国主义的斗争与反军阀的斗争

    (一)积极地力争反帝国主义反军阀斗争的领导,引进极广泛的工人群众来参加,以及小资产阶级的群众;暴露赞助帝国主义的民族资产阶级的罪恶;联结为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和反对军阀反对国民党政府的斗争。积极地领导兵士群众以及贫民小资产阶级的群众,实行反对军阀的严厉的斗争。

    (二)反帝国主义的运动之中,在公开的或秘密的条件之下,力争革命工会的存在。无所畏惧地要求群众运动的自由,以至于自动地实行这种自由。

    (三)运用反帝国主义斗争的口号,反抗军阀压迫的口号,要求最大限度的减税减捐的口号,实行反对高利盘剥的斗争(组织信用合作社、生产及消费合作社等等运动)--使大部分不剥削别人劳动的小资产阶级、小商人、小手工业者,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及劳动者、游民无产阶级等等,离开国民党及民族资产阶级。

    (四)赞助店员、手工工人、艺徒、苦力的经济要求。组织这些城市贫民的小资产阶级,宣传他们,使他们在组织上与无产阶级直接联络起来,使他们知道革命胜利之后,会有由社会来组织他们的集体生产之必要。

    一九 对于其他政党的关系问题

    (一)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大会完全赞成中央十一月会议及共产国际执委第九次全体会议对于国民党各派的决定,就是认清他们都是反革命的派别。他们代表买办地主豪绅民族资产阶级的各系各派,还有一部分与统治阶级联盟的小资产阶级。汪精卫的左派,张发奎、陈公博等,也是一样的反革命,在南昌武装起义与广州武装起义期间,这一派完全变成法西斯蒂派。他们表面上左派的空谈,实际上不过是要掩饰自己的投降地主资产阶级,而实行对于工农的屠杀压迫政策。

    (二)在对待国民党中,党的主要任务,是要准备推翻它的政权。现在革命高潮还没有到来的时候,就要这样来准备推翻国民党:争取群众,使他们围绕着中国共产党,同时亦就要对于国民党各派的反革命罪恶,不断地尽量地攻击;对于豪绅地主资产阶级各派的政权,尽可能的要加以打击,不要放过一切可以损伤敌人力量的机会。这些就是准备推翻国民党的方法。

    (三)大会同样赞成共产国际执委第九次全体会议对于邓演达、谭平山的所谓“第三党”的估量。现在在阶级力量“两个极端化”的条件之下,阶级矛盾非常剧烈的情况之下,这一类的“政党”,既没有广大的群众,就必然要成为豪绅地主资产阶级反革命的工具,专来到群众中散布许多蒙蔽阶级意识的迷药,例如要求“国民党恢复民众运动和工农政策”等等,他们是要来削弱工农反抗国民党的斗争。因此,中国共产党对于这些所谓“工农党”,“第三党”等等的任务,就是指斥他们在反帝运动和民众运动中的动摇犹豫和妥协,指斥他们是统治阶级的奸细。

    二○ 军事问题与兵士运动

    中国革命中军事动力有一般的重要的意义,武装起义中军事技术之准备又非常必要,新的革命高潮快要到来,都使共产党更要特别注意军事问题和兵士运动。

    党的任务是:

    (一)广大的反对军阀战争运动,破坏军阀军队,努力争取兵士群众到革命方面来,提出“兵士应当得到土地或工作”、“改良兵士的生活和待遇”等等口号,去发动兵士的群众斗争。

    (二)建立苏维埃区域内的工农革命军,扩大革命的正式军队,巩固军队中的党的指导。

    (三)最大限度的加紧工人和党员的武装训练,尽可能的建立工人自卫的秘密武装(纠察队等)。

    (四)训练党的军事人材,造成最可靠的工人和党员军官。

    (五)加紧与军事有关的工人之中的工作(兵工厂等),加紧交通工人的工作,使这种工作与军事工作发生一定的关系。

    (六)开始有系统的破坏帝国主义驻华海陆军的工作,特别注意印度、安南等的兵士运动。

    二一 中国共产党与各国共产党联络的问题

    第六次大会为加紧与各国兄弟党密切联络起见,认为必须:

    (一)实行互相经常的报告自己工作及革命运动之发展。

    (二)中央委员会派遣负责代表团赴主要的各国兄弟党,以便决定密切联络的具体办法,并决定共产国际其他支部赞助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

    (三)委托中国共产党出席共产国际第六次大会的代表团,对于各国兄弟党赞助和参加中国革命运动不充分的问题,严重地提出讨论。

    (四)巩固与日本共产党的联络,与之共同一致地反对日本出兵干涉中国,共同进行破坏驻华的日本军队的工作,鼓动日本兵士转到革命方面来;并且共同决定实际办法以进行中国境内日本企业(如南满路之类)的职工运动。

    (五)要求英、法、美共产党加紧进行反对军国主义的工作,选择充分的工作人员,到中国实行破坏列强驻华军队的工作,加紧在各国宣传赞助中国革命,暴露各该国帝国主义政府的侵略阴谋。

    (六)此外,关于安南的职工运动与法国安南共产党的关系,南洋群岛中国工人运动与马来群岛共产党(爪哇共产党)的关系,蒙古问题与蒙古的革命党关系等等--都应当要与各该国共产党讨论实际的互相联络的办法。

    (七)经过赤色职工国际与国际红色救济会,加紧与各国工会及世界一般的劳动群众联络,使他们能够加紧对于中国革命及群众组织的赞助,尤其要扩大反对中国空前的白色恐怖之宣传。

    二二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大会完全接受共产国际第九次扩大会议对于中国问题决议案,而且是本决议案的基础,这两个决议案应同时为这一时期决定一切政策的方针。

   上一页   1  2  下一页